[实用新型]油气悬架控制回路、多轴车辆油气悬架系统及起重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7378.X | 申请日: | 200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22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史先信;陈卫东;刘东宏;赵斌;丁宏刚;朱长建;曹培雷;贾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7/00 | 分类号: | B60G17/00;B60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2100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悬架 控制 回路 车辆 系统 起重机 | ||
1、油气悬架控制回路,包括:
左悬架油缸;
左蓄能器,其油口与左悬架油缸的无杆腔连通;
右悬架油缸;和
右蓄能器,其油口与右悬架油缸的无杆腔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左悬架油缸柔性刚性控制阀,安装在左悬架油缸与左蓄能器之间的通路中;和
右悬架油缸柔性刚性控制阀,安装在右悬架油缸与右蓄能器之间的通路中;
其中,所述左悬架油缸柔性刚性控制阀和右悬架油缸柔性刚性控制阀均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左悬架油缸与左蓄能器之间的通路、右悬架油缸与右蓄能器之间的通路非导通;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左悬架油缸与左蓄能器之间的通路、右悬架油缸与右蓄能器之间的通路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悬架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悬架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右蓄能器的油口连通,所述右悬架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左蓄能器的油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气悬架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左悬架油缸伸出控制阀,安装在左悬架油缸无杆腔与压力油路之间的通路中;
右悬架油缸伸出控制阀,安装在右悬架油缸无杆腔与压力油路之间的通路中;
左悬架油缸收回控制阀,安装在左悬架油缸无杆腔与回油油路之间的通路中;和
右悬架油缸收回控制阀,安装在右悬架油缸无杆腔与回油油路之间的通路中;
其中,所述左悬架油缸伸出控制阀和右悬架油缸伸出控制阀均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压力油路与所述左、右悬架油缸无杆腔之间的通路非导通;在第二状态下,压力油路至所述左、右悬架油缸无杆腔之间的通路单向导通,所述左、右悬架油缸的缸杆伸出;
其中,所述左悬架油缸收回控制阀和右悬架油缸收回控制阀均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回油油路与所述左、右悬架油缸无杆腔之间的通路非导通;在第二状态下,回油油路与所述左、右悬架油缸无杆腔之间的通路导通,所述左右悬架油缸的缸杆收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悬架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悬架油缸和右悬架油缸分别为两个且同侧的悬架油缸并联设置。
5、多轴车辆油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2、3或4中所述的油气悬架控制回路,其中,每个所述悬架油缸的两端分别与车架和车轴铰接。
6、多轴车辆油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油气悬架控制回路中的前轴油气悬架控制回路和后轴油气悬架控制回路均采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悬架控制回路;所述前、后轴油气悬架控制回路之间的每个油气悬架控制回路采用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油气悬架控制回路,其中,每个所述悬架油缸的两端分别与车架和车轴铰接;
所述前、后轴油气悬架控制回路之间的每个油气悬架控制回路与所述前或后轴油气悬架控制回路为一个升降控制组,该控制组中的所有左侧悬架油缸无杆腔连通、所有右侧悬架油缸无杆腔连通;所述升降控制组还包括:
左侧悬架油缸同步控制阀,安装在所述升降控制组中的后轴左侧悬架油缸无杆腔和与其相邻的同侧悬架油缸无杆腔之间的通路中;和
右侧悬架油缸同步控制阀,安装在所述升降控制组中的后轴右侧悬架油缸无杆腔和与其相邻的同侧悬架油缸无杆腔之间的通路中;
所述左侧悬架油缸同步控制阀和右侧悬架油缸同步控制阀均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同侧悬架油缸无杆腔之间的通路非导通;在第二状态下,同侧悬架油缸无杆腔之间的通路导通,同侧的悬架油缸同步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轴车辆油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轴油气悬架控制回路之间的每个油气悬架控制回路还分别包括:
左提升控制阀,安装在该轴左悬架油缸无杆腔与回油油路的通路中;和
右提升控制阀,安装在该轴右悬架油缸无杆腔与回油油路的通路中;
其中,所述左提升控制阀和右提升控制阀均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该轴左、右悬架油缸无杆腔与回油油路之间的通路非导通;在第二状态下,该轴左、右悬架油缸无杆腔与回油油路之间的通路导通,所述至少一个油气悬架控制回路悬架油缸的缸杆分别收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737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