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启动按钮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0392.5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31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朝泰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52 | 分类号: | H01H13/52;H01H13/10;H01H13/1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启动 按钮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用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启动按钮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托车启动按钮开关由启动按钮、启动回位弹簧、静触头、动触头,导电片、启动线板等部件组成,动触头固定在启动按钮的下端面上,静触头和导电片都设在启动线板上,静触头位于导电片中央,并用绝缘片隔离,启动回位弹簧上端部抵压在启动按钮的下端面上,同时动触头接触,启动回位弹簧下端部贴设在导电片上,启动回位弹簧同时充当与导电片相连的导电件,构成一个回路。要启动摩托车,必须通过下按启动按钮,克服启动回位弹簧的弹簧力后,使静触头和动触头连接,实现电路的连通,当通电时,启动回位弹簧也处于通电状态,因此容易发热,发软,使用次数增多后,会影响到启动回位弹簧的寿命,同时必然降低启动开关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工作更可靠,使用寿命更长的启动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摩托车启动按钮开关,包括启动按钮、启动回位弹簧、静触头、动触头,启动线板,摩托车启动按钮开关包括启动支架,启动支架为块状部件,其一侧开设有U型槽,U型槽一端开口,另一端为封闭端,启动按钮沿轴向方向可滑移地设置在启动支架的U型槽内,在启动按钮的中间开设有动触头孔,动触头孔的方向与启动按钮的运动方向垂直,动触头活动设置在动触头孔内,动触头孔弹簧相应设置,启动回位弹簧上端抵压在启动按钮的底部,下端抵压在启动支架的封闭端,启动线板设置在启动支架的U型槽的槽口处,与启动按钮贴邻设置,启动线板的朝向启动按钮一面上设有一对相互平行、高低不同的静触头,动触头通过启动按钮的滑移与启动线板上的静触头构成分离或连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启动按钮的动触头孔上相对动触头的另一端设有开口,钢珠设在开口一侧,启动支架上对应钢珠的位置设有坡道,钢珠与坡道构成定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启动按钮由启动滑块和启动按钮本体组成,两者卡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设置为启动线板上设有卡块,与启动支架上的卡口构成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按启动按钮,使其上的动触头向下滑移,连通启动线板上的两个平行设置的静触头,工作更可靠,使用寿命长,而且部件之间连接很方便,方便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启动线板反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启动线板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是一种摩托车启动按钮开关,包括启动按钮1、启动回位弹簧2、静触头3、动触头4、启动线板5(图4、5)、启动支架6,启动支架6为块状部件,其一侧开设有U型槽61,U型槽一端开口,另一端为封闭端63,启动按钮1由启动滑块12和启动按钮13本体组成,两者卡接配合,启动滑块12沿轴向方向可滑移地设置在启动支架6的U型槽61内,在启动滑块12的中间开设有贯通的动触头孔11,动触头孔11的方向与启动按钮1的运动方向垂直,动触头4活动设置在动触头孔11内一侧,钢珠8设在动触头孔11的另一侧,启动支架6上对应钢珠8的位置设有坡道62,钢珠8与坡道62构成定位配合。动触头孔弹簧7相应设置在动触头孔11和钢珠8之间,启动回位弹簧2上端抵压在启动滑块12的底部,下端抵压在启动支架6的封闭端63,启动线板5设置在启动支架6的U型槽61的槽口611处,与启动滑块12贴邻设置,启动线板5的朝向启动滑块12一面上设有一对相互平行、高低不同的静触头3,启动线板5的两侧设有卡块51,与启动支架6上的卡口64构成卡扣连接。启动按钮1上的动触头4通过启动滑块12的滑移与启动线板5上的静触头3构成分离或连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按启动按钮1,使其上的动触头4向下滑移,连通启动线板5上的两个平行设置的静触头3,工作更可靠,使用寿命长,而且部件之间连接很方便,方便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朝泰机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朝泰机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03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高效率散热基板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封装结构
- 下一篇:触摸按键模块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