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舷外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6630.3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40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吕西耶;达雷尔·维亚特洛夫斯基;乔治·布拉夫顿;小格伦登·切瑟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巴迪动力产品美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0/02 | 分类号: | B63H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山;王艳江 |
地址: | 美国威***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用舷外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舷外发动机。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船用舷外发动机的发动机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振动。这些振动会传递到其所固定的运载工具或装置。发动机和运载工具或装置之间一般会安装发动机固定架以主动或被动地减轻振动向其上的传递。除其它因素之外,发动机固定架的效力与它们的类型和它们的位置相关。一般在发动机速度处于某一范围时发动机固定架会更为有效。
图1是船用舷外发动机的常见发动机固定系统的俯视示意图。发动机1具有曲轴箱3和一个或多个汽缸5,该汽缸5沿远离船用舷外发动机所固定的小艇(未示出)的方向水平延伸。活塞7配置在各汽缸5中。各活塞7通过活塞销9枢转连接到连杆11。各连杆11将各自的活塞与发动机1的曲轴13连接。发动机1与支架15相连,该支架15枢转连接到操舵轴17,舷外发动机绕该操舵轴17枢转以进行掌舵。舵柄19从支架15伸出以允许船用舷外发动机的用户可以手动操舵船用舷外发动机。作为选择地,支架15可与诸如小艇的操舵轮等操舵机构连接。船尾支架(未示出)枢转连接到操舵轴17并将船用舷外发动机枢转连接在小艇的船尾板上。两个或多个发动机固定架21连接在发动机1和支架15之间以减轻发动机1到舵柄19的振动传播。发动机固定架21的工作轴23(即发动机固定架21沿其吸收振动的轴)配置成平行于汽缸轴线25。
发动机固定架21这样配置是由于当发动机处于高速时,发动机1主要在大致沿着汽缸轴线25的前后方向上(图1中的上下方向)振动。所以对于这种发动机工作速度,把发动机固定架21的工作轴23配置成平行于振动方向,可以提供足够的阻尼。
然而在发动机处于低速时,对于诸如图1中所示这类的直列式发动机来说,发动机振动的主源被认为是扭矩反冲力。扭矩反冲力是点燃过程中发动机体(曲轴箱3和汽缸5)对作用在邻近活塞销9的汽缸5壁上的力F的反作用力。侧向力F是活塞7被汽缸轴线25方向上的燃烧压力施加载荷时,连杆11相对于汽缸轴线25有一角度所导致的。扭矩反冲力产生一个围绕发动机1的扭矩轴线27的交变力矩。该交变力矩使得发动机1围绕扭矩轴27转动/振动。因此,通过使得发动机固定架21的工作轴23如所示那样配置,固定架21上针对发动机处于低速时产生的交变力矩的反作用力施加给一个长度为D的力矩臂,并产生一个围绕操舵轴17的操舵轴线29的力矩M。然后围绕操舵轴线29产生的力矩M以振动形式被传递至舵柄19。
所以,虽然图1中所示发动机固定系统在发动机处于高速时提供了足够的振动阻尼,但是在发动机处于低速时,此时发动机振动的主源是扭矩反冲力,其提供的振动阻尼效率较低。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更好地缓冲因扭矩反冲力引起的振动的船用舷外发动机的发动机固定系统。
还需要一种在较宽范围的发动机速度下,能够更好地缓冲振动的船用舷外发动机的发动机固定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改进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部分不便之处。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更好地缓冲因扭矩反冲力引起的振动的船用舷外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发动机固定系统的船用舷外发动机,该发动机固定系统使得发动机速度处于较宽范围时,能够更好地缓冲振动。
本实用新型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舷外发动机,其中发动机固定架的工作轴穿过该舷外发动机的操舵轴。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舷外发动机,其中发动机固定架的主轴线穿过舷外发动机的操舵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巴迪动力产品美国公司,未经庞巴迪动力产品美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66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箱机的一种抓瓶装置
- 下一篇:折叠自行车用的包覆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