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动力转向器阀套数控挠槽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0285.0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49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梁圣文;李成博;王彬;刘亚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唯思凌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01 | 分类号: | B23Q1/01;B23Q7/04;B23Q5/027;B23Q11/06;G05B19/18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0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动力 转向器 数控 挠槽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动力转向器阀套数控挠槽机,属转向器阀套油槽切削加工机床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动力转向器的阀套是汽车转向器的核心零件之一,其阀套油槽切削加工精度对转向器的整体产品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汽车行业大批量的生产性质,要求加工该类零件的关键设备必须拥有高效、高精度的特性,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目前国内自主开发设计的已经投入实际生产的同类机床,主要是利用凸轮靠模机构,针对特定的产品形状要求而设计,普遍存在生产效率低下,加工精度不够,且刀具、易损件使用寿命过短的缺陷,通常需要大批量部署才能满足生产需求。部分大型汽车转向器生产商该类零件加工的关键设备都是通过购买外国进口设备来满足自身生产的需求,不仅采购成本高,同时对设备的维护和后期升级改造也带来了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NC控制系统对X轴、Y轴、分度夹具以及上下料机械手进行精确控制,使其按照预定程序自动完成汽车转向器阀套的加工;以提高加工工效和加工精度,替代现有低效的国产同类设备,降低由于采购国外设备带来的高额资金占用、高维护成本的汽车动力转向器阀套数控挠槽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汽车动力转向器阀套数控挠槽机由床身、X轴传动机构、Y轴传动机构、切削动力头机构、分度夹具主轴机构、上下料机械手机构、NC控制系统、机床防护罩、电器控制柜、连接架和横梁组成,其特征在于:床身的一侧设置有电器控制柜,另一侧通过支架安装有NC控制系统;X轴传动机构横向安装于床身的水平安装基面上,其上安装有切削动力头机构;Y轴传动机构位于床身竖直安装基面上,其上安装有分度夹具主轴机构;床身的上方经连接架安装有横梁,横梁上安装有上下料机械手机构。
所述的切削动力头机构由动力头箱体,偏心套、刀具主轴,滚子,电机,双凸轮,连杆和摇杆组成;动力头箱体的一侧装有电机,电机经电机主轴通过轴承与动力头箱体连接;偏心套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动力头箱体内部;滚子通过轴承安装在偏心套对应耳部;刀具主轴穿过偏心套内孔并通过轴承与偏心套连接;摇杆安装在动力头箱体的另一侧,并通过轴承使其大端与刀具主轴尾端连接;双凸轮通过键安装在电机主轴上,并与偏心套上的滚子保持均匀紧密接触;连杆大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电机主轴尾端,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摇杆小端连接。
所述的上下料机械手机构由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及安装在横梁上的气缸构成,上下料机械手机构在横向上与X轴传动机构保持平行,在竖直方向上与分度夹具主轴机构同轴。
所述的X轴传动机构与Y轴传动机构相互垂直。
所述的NC控制系统由操作面板和显示屏构成,并经导线与电器控制柜连接。
所述的机床防护罩位于机床外围并与床身连接。所述的机床防护罩上制有透视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高端的西门子840DNC系统对X轴、Y轴、分度夹具以及上下料机械手进行精确控制,使其按照预定程序自动完成汽车转向器阀套的加工,并将完成工件放入接料箱,地对地加工时间不超过50S。相比国内同类加工机床3-5分钟的加工节拍,大大节省时间。同时在相同产量的前提下,也会带来配置数量少、占地面积小、易于管理维护等后续便利。而且该机床在加工精度上已经具备国外进口设备的能力,且整机价格相对便宜,性价比很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动力转向器阀套数控挠槽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汽车动力转向器阀套数控挠槽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汽车动力转向器阀套数控挠槽机切削动力头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汽车动力转向器阀套数控挠槽机切削动力头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汽车动力转向器阀套数控挠槽机切削动力头机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身,2、X轴传动机构,3、Y轴传动机构,4、切削动力头机构,5、分度夹具主轴机构,6、上下料机械手机构,7、NC控制系统,8、机床防护罩,9、电器控制柜,10、连接架,11、横梁,12、动力头箱体,13、偏心套,14、刀具主轴,15、滚子,16、电机主轴,17、双凸轮,18、连杆,19、摇杆,20、电机,21、上料机械手,22、下料机械手,23、操作面板,24、显示屏,25、透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唯思凌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唯思凌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0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大功率电机
- 下一篇:高压电动机轴承装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