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旋转式吹瓶机的开合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2953.3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95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华;艾良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56 | 分类号: | B29C49/56;B29L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0001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旋转 式吹瓶机 开合模 装置 | ||
1.一种用于旋转式吹瓶机的开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20),由电机驱动而绕自身轴线旋转;
支座(21),安装于所述底座(20)上并随所述底座旋转;
连杆传动机构,接合于所述支座(21)并随所述支座(21)的旋转运动而运行;
固定模部分,围绕所述底座(20)的圆周均匀地固定于所述底座(20),所述固定模部分内部具有第一型腔部分(15);以及
可转动模部分,与所述固定模部分枢转连接并连接于所述凸轮连杆驱动机构,所述可转动模部分内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型腔部分匹配的第二型腔部分(13);
其中,可转动模部分沿所述支座的径向方向开启或闭合,它分别具有:
开启位置,所述可转动模部分在所述支座(21)的旋转周期的起点或终点处位于所述开启位置;以及
闭合位置,所述可转动模部分在在所述支座(21)的旋转周期的中点处位于所述闭合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部分包括:
固定模座(9),沿所述底座(20)的圆周方向固定地安装于所述底座(20);
固定半型腔(15),固定在所述固定模座(9)中,所述固定半型腔(15)内部形成有与需要吹制成型的瓶子(22)相符的至少一个第一下凹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模部分包括:
可转动模座(10),通过销轴(8)与所述固定模座(9)枢转连接并连接于所述凸轮连杆驱动机构;
活动半型腔(14),固定在所述可转动模座(10)中,所述活动半型腔(14)内部也形成有与需要吹制成型的瓶子(22)相符的至少一个第二下凹形状,其中所述第一下凹形状与所述第二下凹形状在所述闭合位置中组合成为所述瓶子(22)的完整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传动机构包括:
回转体(1),不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吹瓶机的机架并位于所述支座(21)上方,其中,所述回转体(1)中设置有滚动槽(23),所述滚动槽(23)围绕所述回转体(1)的圆周而形成并且沿所述圆周具有高度差;以及
滚轮(2),设置在所述回转体(1)的所述滚动槽(23)中,由所述支座(21)驱动而沿所述滚动槽(23)滚动,其中,在所述开启位置中,所述滚轮(2)位于所述滚动槽(23)的最高点,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所述滚轮(2)位于所述滚动槽(23)的最低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连杆传动机构还包括:
滑座(3),所述滚轮(2)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座(3)的上部,而所述滑座(3)的下部与所述连杆传动机构铰接,并且所述滑座(3)与所述支座(21)上的导轨(5)接合并沿所述导轨上下滑动,其中,在所述开启位置中,所述滑座(3)位于所述导轨(5)的最上方,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所述滑座(3)位于所述导轨(5)的最下方;以及
连杆(6),上端铰接于所述滑座(3)而下端铰接于所述可转动模座(10)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6)包括:
两个关节轴承(6a、6b),所述两个关节轴承形成所述连杆(6)的两个端部且分别铰接于所述滑座(3)的下部以及所述可转动模座(10),所述两个关节轴承(6a、6b)的非铰接端部均形成有外螺纹;
空心螺纹杆(6c),该螺纹杆的两个端部的内壁分别形成有内螺纹并连接于所述两个关节轴承(6a、6b)的非铰接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模装置还包括锁模机构,该锁模机构包括:
锁模件(18),通过销轴(17)铰接于所述可转动模座(10)的下部,所述锁模件(18)的锁模端具有弯钩形状;
气缸(25),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可转动模座(10),以电磁阀驱动控制;
活塞(26),与所述气缸(25)配合安装且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锁模件(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29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座椅调整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带材表面清理位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