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电动辅助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3830.1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80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许源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尔顿车业(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M7/12;G01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朝玉 |
地址: | 5234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电动 辅助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电动辅助自行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能源不可再生导致的能源危机,以及全球暖化现象的明显加快和污染日益严重,使各国对汽车、摩托车等主要能源消耗产品的产量和排放标准进行了严格控制,但即便如此,仍不能根本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使用人力,或是电力或是人力、电力相辅助驱动的无排放、无污染的辅助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行”的工具:自行车又将重回历史,从新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结合现代科技,加上高储能的锂电池及高效率的辅助动力驱动系统,让自行车又是健身又是实用的个人交通工具更接近每一个人。
目前电动自行车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是以电力驱动为主,人骑乘这类电动车时,无需人力驱动,直接由电力驱动,在电力用完或不足的情况下,改由人力驱动代替电力驱动。另外一种是电力辅助人力驱动的辅助动力电动车。该类自行车是以人力骑行为主,电力驱动为辅,人在骑乘的过程中,通过脚蹬车轮的力量来启动辅助电器驱动装置。该类辅助动力自行车的原理,是侦测骑乘者的脚踏力量,按使用者选择助力模式,提供不同的的助力推动方式来轻易达成自行车骑乘者的上坡,快速,载重等的助力模式,让自行车更能轻易的服务人类对“行”的的需求。
目前,现有的辅助动力自行车感测脚踏力量来启动助力模式的感测方式主要为以下两种:
1、感测位置位于五通轴心处:脚踏力量形成五通轴的弯曲应变量,脚踏车轮时,利用应变规感测五通轴手里变形的应变量并读取信号后输入至控制电路中以启动辅助动力装置。
该类方案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7月30日公布的、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06002.1、名称为“利用中轴支撑件变形的电动车助力传感器方案”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中。该方案公开了一种采用独特的方案设计的新型助力传感器、特别是一种利用中轴支撑件变形的电动车助力传感器方案。由五通、中轴、套筒、轴承、牙盘、链条、传感元件等组成。中轴至少靠链条一侧用轴承支撑在套筒上,套筒紧固在五通上,套筒靠近链条一侧悬空,套筒上粘贴有应变片作为传感元件,利用链条的拉力造成套筒变形,由应变片检测出中轴通过牙盘链条传出的力矩。该方案中,需要在轴承中套设一个套筒,套筒通过轴承支撑,应变片粘贴在套筒上。这种感测结构不仅复杂,而且安装不方便,长期使用后轴承出现问题后易于损坏,不便于更换。另外一个缺点则是该类助力传感器无法通用安装于其他电动车上实现辅助动力功能。感测装置的通用性差。
2、感测位置位于后轮的轴心处或后轮轮毂马达内的轴心处:脚踏力量传递至链条,链条牵动后轴轴心弯曲产生应力,利用应变规感测读取应力信号后输入至控制电路中以启动辅助动力装置。
该类方案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5年2月2日公布的、专利申请号为:02820886.2、名称为“具有辅助推进装置的自行车”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中。该方案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以可以转动的方式通过轮轴安装与车架上的一个或多个轮子、用于完全或部分的借助于人力通过传输装置驱动轮子的驱动装置,电源和/或驱动装置的辅助推进形成部分以尽可能从外部不可视的方式被安装在自行车中或自行车上。在该方案中,应变线规52设于轮毂电机内部的轮轴51上,利用骑乘者骑乘时,脚踏力通过链条传递至后轮轴51,使后轮轴51弯曲变形产生应力,应变线规52采集读取应力信号后传输入信号放大器53进行发大后输入至印刷电路板54实现辅助动力驱动。该方案由于应变线规52设于轮毂电机5的内部,并位于轮轴51上,结构复杂,应变线规52的安装易十分不便。出现故障后维修、更换也十分困难。另外,与上面提到的问题一样,该类方案中感测装置无法安装于其他需要辅助动力驱动的电动车上,通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将应力感测装置安装于车架上,通过采集脚踏力驱动车轮转动时车架产生相应变形而产生的应力信号,并将该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输入至控制电路,来启动辅助动力驱动。另外,本实用新型将整个感测装置设计为与车架可拆卸的结构。不仅安装、更换方便,而且可以应用安装于其他需要辅助动力驱动的电动车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尔顿车业(东莞)有限公司,未经美尔顿车业(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3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