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空气悬架设备的阀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3905.6 | 申请日: | 2008-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08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斯文·戈尔奇察;雷纳·里塞;阿克塞尔·施滕德尔;乌尔里希·魏厄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伯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7/056 | 分类号: | B60G17/056;B60G17/052;F15B21/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车 文;安 翔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气 悬架 设备 阀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这种阀门装置的用于汽车的空气悬架设备。
背景技术
依据分类的阀门装置由DE4202792C2公知。
在已公知类型的阀门装置中借助压缩空气支撑实现复位到“行驶”位。对于此过程,通常使用电可施加的电磁阀,用以控制施加压缩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这样的任务,即说明一种用于空气悬架设备的阀门装置,对于所述阀门装置,复位到“行驶”位可以更简单地和成本更低地进行。
该任务通过一种用于汽车中的空气悬架设备的阀门装置来解决,所述阀门装置具有通过手动操作可选择的“抬升”、“下沉”、“行驶”、“停车”位,其中,所述阀门装置具有用于接收电的控制信号的电接线且在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时,自动地切换到所述“行驶”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门装置中或所述阀门装置上为了切换到所述“行驶”位而设置有通过所述控制信号可操作的机电调整件。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空气悬架设备,具有如上所述的阀门装置。
已知的阀门装置具有用于复位到“行驶”位的电动气动式工作介质。这就是说,通常设置可电操作的电磁阀来控制操作压力。因此对于复位,电能以及压缩空气总是必需的。此外与之相反地,本实用新型设有机电式工作的调整件,也就是说,调整件仅由于电施加导致机械操作,对此该调整件不需压缩空气。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优点,对于复位到“行驶”位只需要相对简单构造的机电调整件。由此可以避免已知阀门装置的相对费事的和昂贵的构造。
另一个优点在于,对于复位功能不一定要有压缩空气。所以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门装置中,当没有压缩空气输送可供阀门装置使用时,复位到“行驶”位同样是可能的。
于是,对于装备有限高阀的汽车,在该车的高度位置达到限高阀的临界值时这种情况强制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限高阀中断向高度调节设备,包括这里所述的阀门装置供给储备压力。在此,限高阀应保障,避免由于过高的高度位置对空气弹簧伸缩囊的损害。于是对于已知类型的阀门装置,没有可能复位到“行驶”位。
另一种其中没有足够的压缩空气输送可供复位功能使用的情况,存在于缺少或过小的储备压力时或者漏气时。
虽然在缺少或过小的储备压力时,在“抬升”方向上汽车车身的高度变动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该汽车车身借助压力排气从高的高度位置的下沉仍然是可能的。由此特别可以避免伴有过高高度位置的危险行驶,危险行驶由于被提高的重心位置带来在桥上的事故风险和在转弯处提高的翻车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使用附图的实施例在指出更多优点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其中示出
图1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门装置的单回路式空气悬架设备和
图2用于单回路式空气悬架设备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门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和
图3用于双回路式空气悬架设备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门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和
图4用于双回路式空气悬架设备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门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和
图5用于双回路式空气悬架设备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门装置的详细视图。
在图中对于彼此相应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示意图中示出在三轴汽车中单回路式空气悬架设备的构造。
该汽车具有车轮4,车轮4被成对地设置在各车轴上。该汽车车身通过空气弹簧伸缩囊3相对于车轴被悬架。空气弹簧伸缩囊3被分别设置在车轮4的车轮悬挂装置附近。通过空气弹簧伸缩囊3可以将汽车车身相对于车轮4的高度位置在特定的界限内被改变。如图1的空气悬架设备被单回路地构成,也就是说,该空气悬架设备具有唯一的压缩空气回路。出于这个原因空气弹簧伸缩囊3与总气动管线12连接。管线12通过阀门装置1与空气弹簧阀门6连接。空气弹簧阀门6又与储备容器2连接。对于具有自己的压缩空气供给的汽车,储备容器2通常还与压缩空气供给设备连接,也就是说,与压缩机、空气干燥器和多回路保护阀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伯科有限公司,未经威伯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39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