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中型客车前独立悬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7157.5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69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如泉;李业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曼车辆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3/18 | 分类号: | B60G3/18;B62D7/00;B60G1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18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型 客车 独立 悬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系统技术领域,进一步来说涉及一种采用空气弹簧为弹性元件的轻中型汽车前独立悬架系统,该分别满足公交车和旅游车的底盘配置要求,并能根据客户对通道宽度或车架外宽在较大范围内增大或减小的需求。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系统中,车架与车桥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总称为悬架。悬架的功用是把路面上作用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纵向反力和侧向反力及这些反力产生的力矩传递到车架上,并抑制和减弱由于路面不平而引起的冲击和振动,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汽车悬架一般分为两大类,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非独立悬架的特点是左右车轮安装在一根整体式车桥的两端,车桥则通过悬架与车架相连。当一侧车轮跳动时,另一侧车轮必然会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
独立悬架的特点是车桥做成断开的,每一侧车轮单独通过悬架与车架相连。与非独立悬架相比独立悬架有以下特点:两侧车轮单独运动互不影响,这样可以减少车身振动,减少车辆的非簧载质量,改善车身行驶的平顺性。
目前,轻中型客车车辆上使用的悬架普遍采用板簧结构的非独立悬架,只有国内外一些高档大型客车使用独立悬架,如由本专利申请人发明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的号码为200720069132.5的专利,名称为:低地板城市公交车全空气前独立悬架,其两侧的气囊承载座通过上左、右A型摆臂总成和下左、右A型摆臂总成安装在上、下A型摆臂梁上;上、下A型摆臂梁安装在车架总成上;两侧的气囊总成的下端分别安装在两侧的气囊承载座上,上端分别通过气囊安装板安装在气囊安装纵梁上。这样左、右悬架独立跳动,左、右车轮在跳动时互不影响,最大限度的减少车身的倾斜和振动。该专利技术既保持了操纵稳定性,提高了平顺性,同时满足了城市公交车对前地板低、乘客通道宽的要求。独立悬架的使用可以较大程度上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国内还没有在轻中型客车的底盘上配置独立悬架,而国外则有采用扭柑弹簧结构形式的独立悬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轻中型客车悬架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轻中型汽车前独立悬架系统,以进一步满足轻型、中型客车对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要求,增加车辆的综合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轻中型客车前独立悬架系统,包括位于悬架两侧的轮边系统总成和悬架系统总成以及连接悬架两侧的悬架系统总成的转向系统总成,悬架每一侧的轮边系统总成通过主销座与该侧的悬架系统总成连接,所述转向系统总成包括转向机,与转向机连接的转向垂臂,与转向垂臂连接的转向直拉杆,与转向直拉杆连接的左转向中间摇臂总成,与左转向中间摇臂总成连接的左转向拉杆,左转向拉杆与该侧的轮边系统总成连接,右转向中间摇臂总成,与右转向中间摇臂总成连接右转向拉杆,右转向拉杆与该侧的轮边系统总成连接左转向中间摇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向中间摇臂总成和右转向中间摇臂总成之间通过一长度可调整的中间拉杆总成连接。通过加长中间拉杆总成的长度,并将悬架两边的轮边系统总成和悬架系统总成等系统部件向两边对称移动相等距离,可在不影响转角关系的情况下改变车辆的通道宽度或车架外宽。
所述悬架系统总成包括用于支撑车架的空气弹簧和减振器、主销座以及上A型臂总成和下A型臂总成,所述上A型臂总成和下A型臂总成为双横臂式结构;在主销座上设置有一可以改变位置的下A型臂总成连接孔、一个固定的上A型臂总成连接孔、空气弹簧支撑面以及主销孔,下A型臂总成通过该下A型臂总成连接孔与主销座连接,同时连接车架;上A型臂总成通过该上A型臂总成连接孔与主销座连接,空气弹簧安装在主销座的空气弹簧支撑面上并连接车架,减振元件采用两个减振器用于连接车架与下A型臂总成。通过调节主销座中的下A型臂连接孔位置,改变悬架的重心和离地间隙及地板高度,可满足公交车的底地板要求和旅游车的高通过性要求。
所述主销座中心挖空,同时主销座的主销孔中心点、上A型臂连接孔中心、下A型臂连接孔中心与空气弹簧支撑面中心在同一平面上,这样在减轻主销座重量的前提下,能提高整个主销座的支撑强度。为了避让汽车转向时,制动气室与主销座的干涉,主销座向一侧凸出呈拱型,在保证主销座结构强度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较大的转角关系。所述主销座向一侧凸出的高度为20-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曼车辆部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曼车辆部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71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内包覆件
- 下一篇:一种导线可越障机器人行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