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容器加工高精密定位式机械手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9748.4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50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健 |
主分类号: | B25J3/00 | 分类号: | B25J3/00;B25J1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容器 加工 精密 定位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特别是涉及压力容器加工高精密定位式机械手,属于压力容器加工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活动中所用到的氧气瓶、氩气瓶等都属于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一般采用无缝钢管制成,首先需将无缝钢管放入中频感应炉中加热,再把加热的管坯移动到刮板机中进行收口和收底,最后通过旋压机边旋转边施压制造成型,但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管坯重量重,体积大,若采用人工搬运和定位,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管坯加热后易烫伤操作工人,危险性相当大,再者,利用人工很难将加热后的管坯准确、快速地移动到刮板机和旋压机里,导致加工精度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自动搬运、自动定位,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操作安全,定位精度高的压力容器加工高精密定位式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压力容器加工高精密定位式机械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安装平移板,平移板由动力带动,平移板上安装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固接升降板,升降板的下部安装固定板,固定板下的左、右两侧各自制有连接耳朵,左连接耳朵的前、后两头各自固定左前夹手和左后夹手,左前夹手与左后夹手相配合,右连接耳朵的前、后两头各自固定右前夹手和右后夹手,右前夹手与右后夹手相配合,左前夹手与右前夹手的中上部经前连杆相连接,前连杆的中部固接前夹紧油缸的活塞杆,左后夹手与右后夹手的中上部经后连杆相连接,后连杆的中部固接后夹紧油缸的活塞杆。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容器加工高精密定位式机械手,可自动进行前/后(由平移板完成)、上/下(由升降油缸完成)、夹紧/放松(由前、后夹紧油缸完成)各个动作,从而代替手工搬运,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其夹紧/放松机构仅采用前、后两个夹紧油缸同步工作,前夹紧油缸同时控制左前夹手和右前夹手,后夹紧油缸同时控制左后夹手和右后夹手,从而使四个夹手同步动作,即同时夹紧、同时放松,使得夹持牢靠;并且构造简单,结构紧凑;特别是对于较长的压力容器来说,采用两组夹手来夹持,相当平稳,不易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容器加工高精密定位式机械手,其所述升降板的一头安装伺服电机甲,伺服电机甲的电机轴连接滚珠丝杆甲,滚珠丝杆甲与固定板活动配合,滚珠丝杆甲的另一头经轴承固定在升降板的另一头,使固定板进行左/右移动,即带动整个机械手实现左/右移动,使压力容器快速地移动到刮板机和旋压机里,滚珠丝杆定位精度高,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其所述的左、右前夹手之间经连杆甲相连,左、右后夹手之间经连杆乙相连,可提高左、右前夹手和左、右后夹手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夹持有力。其所述的连杆甲和连杆乙是一根或者两根或者两根以上。其所述的前夹紧油缸和后夹紧油缸与固定板相固定,使得结构紧凑,并且四个夹手也固定在移动板上,使得传递动力准确。其所述的升降油缸是一个或者两个,采用两个升降油缸共同提升或者下降机械手,使得运行平稳。其所述的平移板的动力是伺服电机乙,伺服电机乙的电机轴经滚珠丝杆乙与平移板活动配合,采用滚珠丝杆传递动力,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力容器加工高精密定位式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力容器加工高精密定位式机械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压力容器加工高精密定位式机械手,如图1-图3所示,包括机架,如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7上安装平移板18,平移板18由动力带动,平移板18上安装升降油缸19,升降油缸的活塞杆20固接升降板25,升降板25的下部安装固定板1,固定板1下的左、右两侧各自制有连接耳朵,左连接耳朵11的前、后两头各自固定左前夹手22和左后夹手23,左前夹手22与左后夹手23相配合,右连接耳朵12的前、后两头各自固定右前夹手32和右后夹手33,右前夹手32与右后夹手33相配合,左前夹手22与右前夹手32的中上部经前连杆4相连接,前连杆4的中部固接前夹紧油缸的活塞杆51,左后夹手23与右后夹手33的中上部经后连杆6相连接,后连杆6的中部固接后夹紧油缸的活塞杆71。本技术方案的机械手可自动进行前/后(由平移板18完成)、上/下(由升降油缸19完成)、夹紧/放松(由前、后夹紧油缸5、7完成)各个动作,从而代替手工搬运,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其夹紧/放松机构仅采用前、后两个夹紧油缸5、7同步工作,前夹紧油缸5同时控制左前夹手22和右前夹手32,后夹紧油缸7同时控制左后夹手23和右后夹手33,从而使四个夹手22、32、23、33同步动作,即同时夹紧、同时放松,使得夹持牢靠;并且构造简单,结构紧凑;特别是对于较长的压力容器来说,采用两组夹手来夹持,相当平稳,不易倾斜。其所述升降板25的一头安装伺服电机甲26,伺服电机甲26的电机轴连接滚珠丝杆甲27,滚珠丝杆甲27与固定板1活动配合,滚珠丝杆甲27的另一头经轴承固定在升降板25的另一头,使固定板1进行左/右移动,即带动整个机械手实现左/右移动,使压力容器15快速地移动到刮板机和旋压机里,滚珠丝杆定位精度高,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其所述的左、右前夹手22、32之间经连杆甲8相连,左、右后夹手23、33之间经连杆乙9相连,可提高左、右前夹手和左、右后夹手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夹持有力。其所述的连杆甲8和连杆乙9是一根或者两根或者两根以上。其所述的前夹紧油缸5和后夹紧油缸7与固定板1相固定,使得结构紧凑,并且四个夹手也固定在移动板上,使得传递动力准确。其所述的升降油缸19是一个或者两个,采用两个升降油缸共同提升或者下降机械手,使得运行平稳。其所述的平移板18的动力是伺服电机乙,伺服电机乙的电机轴经滚珠丝杆乙29与平移板18活动配合,采用滚珠丝杆传递动力,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在具体实施时,可在中频感应炉工位及刮板机和旋压机机头各自放置位置传感器,使机械手能够完成从输送带上抓取管坯(无缝钢管),再移动到中频感应炉中加热,通过位置传感器确定管坯在中频感应炉中所需加热的距离,当管坯加热到所需温度后,通过机械手再移动到刮板机和旋压机主轴中,并通过位置传感器确定需加工部位的尺寸距离,待加工好后,通过机械手将产品取出放于输送带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健,未经王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97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容器检测翻转式机械手
- 下一篇:网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