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力车顶棚和使用该顶棚的防寒避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7799.1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275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小龙 |
主分类号: | B62J17/00 | 分类号: | B62J17/00;B62J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6000江西省宜春***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力车 顶棚 使用 防寒 避雨 装置 | ||
1.一种助力车顶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膜(6)和棒(1),膜(6)固定在棒(1)上,膜(6)能展开成罩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车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6)由两层以上透明的软膜(26)组成,上端用夹条(24、30)将几层软膜(26)夹住,用螺钉通过夹条(24、30)上的孔(25)将软膜(26)固定在棒(1)的转筒(14)上,膜(6)可以两侧都开口,或一侧开口,或两侧封闭,膜封闭侧的下端有一开口(29),软膜(26)是透明的,软膜(26)的厚度均匀或局部加厚,加厚处(27)呈并列的竖条型或并列的横条型或呈矩阵型,加厚处(27)中间可以是空的,以便放入有韧性的条状物或太阳能电池板等,加厚块之间有孔相连,可以让电池板连线通过,膜(6)的封闭侧有折叠,折叠处的折面有加强条(77),加强条(77)呈并列竖条或并列横条或一折面呈并列竖条一折面呈并列横条,加强条由有一定韧度的条状物充当,膜(6)的夹条截面呈扇叶形或截面呈倒梯形,软膜(26)的底端有配重杆(84)或配重链(28),软膜(26)顶端往下的适当位置有扩展棒(76),扩展棒(76)的一端呈四方体状且适当位置有一通孔(87),扩展棒(76)可以是直杆或伸缩杆,都有一定弹性,膜(6)的夹条长度可以和软膜(26)的顶端一样长或比它长一些,从而夹条的一端或两端相对软膜(26)有向外伸出;所述的棒(1)包括棒头(7)、棒体和棒尾,棒头(7)包括凹槽(31)、栓孔(8)、栓(9)和电机(12),栓孔(8)是一通孔,栓(9)恰好能插入栓孔(8)中,栓脚有一通孔(10),通孔(10)直径大小以方便上锁为准,栓(9)的长度至少能穿过栓孔(8)且露出整个通孔(10),电机(12)上有一带齿动轮(13),棒体包括转筒(14)、内轴(16)和带齿转环(11),转筒(14)套在内轴(16)的外面且能绕轴中心线做任意角度旋转,转筒(14)上有凸起(17),带齿转环(11)上的齿与电机(12)的动轮齿紧密咬合,带齿转环(11)通过它上供螺钉用的孔(32)固定在转筒(14)上,内轴(16)的上适当部位有凹环(33),螺钉通过转筒上的螺钉孔(15)卡在凹环(33)里,使转筒(14)只能在内轴(16)的横截面方向转动,棒尾包括轴承(21)、末端卡环(51)和末端摇杆(18),末端卡环(51)是装上去并固定的,末端摇杆(18)可以在它和它用的凹槽(86)所决定的平面内180度范围内折叠,轴承(21)能在轴向做一定范围的运动,棒(1)的转筒(14)能在电机(12)或末端摇杆(18)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将膜(6)卷起或展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力车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6)是双节或单节的,每一节膜都由截面呈扇叶形的夹条(24)和软膜(26)组成;所述的棒(1)是单节的,转筒的尾端有凸起(17),在凸起(17)后面的转筒直径比前面更小,轴承(21)和末端卡环(51)正好套在这一段转筒上,且轴承(21)在凸起(17)和末端卡环(51)之间,棒(1)的最后面是末端摇杆(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小龙,未经熊小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77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热推拉门窗勾企配合部位改良结构
- 下一篇:环形套筒对烧窑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