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助力车力矩式助力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3951.7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71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国伟 |
主分类号: | B62M23/02 | 分类号: | B62M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51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助力车 力矩 助力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领域,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车助力传感器,尤其是一种电动助力车力矩式助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环保、节能的短途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欧美国家主要以采用助力传感器的电动助力车为主。这类电动车的助力传感器可以根据骑行者脚踩力的大小来控制电机输出的功率的大小。其特点是外形洁简,继行里程长。并且某些国家和电区还规定仅以电力驱动的电动自行车属于机动机辆。其缺点是结构复杂、价格昂贵,难以普及。
目前,国内市场主要以纯电力驱动的电动自行车为主,采用价格相对低廉但体积大、重量重的铅酸电池。并且以增加电池容量的方式,来提供更大的功率和延长继行里程。为此,国内的电动自行车普遍体积大、重量重,与轻型摩托车相似,部分产品严重超标,对行驶安全造成隐患。
以人力为主、电力驱动为辅的电动助力车可以大缩小电自行车的体积和重量,应该是国内电动自行车市场的另一个大方向。并且,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一些电动自行车用助力传感器,但大多数为速度型助力传感器,输出信号多为开关信号,而非能反映脚踩力大小的模拟信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稳定、通用性强、安装方便、可以真实反映脚踩力大小的电动助力车力矩式助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安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助力车力矩式助力传感器,包括主动盘、从动盘、复位弹簧、前护罩、后护罩、固定在后护罩上的传感装置,依附在主动盘、从动盘和后护罩上的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主动盘上固定有轴套1和3个小齿轮轴1,主动盘上开有3个相同的限位槽;从动盘上固定有轴套2和3个小齿轮轴2,从动盘上开有3个相同的限位槽。滚针轴承位于轴套1和轴套2之间的缝隙内。小齿轮轴2穿过主动盘上的限位槽与小齿轮轴帽铆合。齿轮组件依附在小齿轮轴1、小齿轮轴2、轴套2和后护罩上。前护罩与从动盘由铆钉固定。后护罩通过挡片和卡簧与轴套1固定。在脚踩力的作用下,主动盘与从动盘产生相动位移,且位移量与脚踩力的大小成正比。齿轮组件将位移量传递给传感装置,传感装置将位移量转换成电信号传给电机控制器,由此控制电机输出的功率。
此传感器性能稳定,防尘、防水,安装方便,可以真实反映骑行者脚踩力的大小,适合任何链传动的自行车和人力三轮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图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图2-1、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主动盘 2、从动盘 3、前护罩 4、后护罩 5、轴套1 6、轴套27、小齿轮轴1 8、小齿轮轴2 9、小齿轮轴帽 10、复位弹簧 11、挡片 12、卡簧13、滚针轴承 14小磁铁 15、小弹簧 16、霍尔元件 17、传感装置盒 18、防尘垫19、止转孔 20、止转梢 21、中轴 22、曲柄 23、曲柄固定螺丝 24、自行车架g1、小齿轮 g2、中齿轮 g3、大齿轮1 g4、大齿轮2 g5、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主动盘(1)上固定有轴套1(5)和3个小齿轮轴1(7),主动盘(1)上开有3个相同的限位槽;从动盘(2)上固定有轴套2(6)和3个小齿轮轴2(8),从动盘(2)上开有3个相同的限位槽。主动盘(1)上的限位槽与从动盘(2)上的小齿轮轴2(8)一一对应,从动盘(2)上的限位槽与主动盘上的小齿轮轴1(7)一一对应。主动盘(1)位于从动盘(2)的左侧,轴套1(5)插入轴套2(6)内部,滚针轴承(13)位于轴套1(5)和轴套2(6)之间的缝隙内。小齿轮轴1(7)穿过从动盘(2)上的限位槽,将小齿轮有齿的一端(大头)向内套到小齿轮轴1(7)上。将小齿轮没有齿的一端(小头)向内套到小齿轮轴2(8)上。小齿轮轴2(8)穿过主动盘(1)上的限位槽与小齿轮轴帽(9)铆合,至此,主动盘(1)和从动盘(2)形成一个整体。前护罩(3)与从动盘(2)由铆钉固定。后护罩(4)通过挡片(11)和卡簧(12)与轴套1(5)固定。后护罩(4)绕轴套1(5)可以自由转动。传感装置盒(17)由螺丝固定在后护罩(4)上。至此,整个助力传感器形成一个整体。
参照图2-1、图2-2,在主动盘(1)和从动盘(2)对应该位置上开有一周间隔相同、尺寸相同的卡槽,复位弹簧(13)位于两盘的卡槽内。当有脚踩力作用时,两盘产生相对移,复位弹簧(13)被压缩,当脚踩力撤消时,在复位弹簧(13)申展,两盘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国伟,未经杨国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39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