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道运输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5902.7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40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发勇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B62B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41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道 运输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设备,尤其是一种能载物载人上下台阶、斜坡和通过不平坦路面的运输车辆。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搬运重物及行动不便的人上下楼道台阶都是非常费力的,于是国内外研发出许多爬楼装置,这些装置按运动方式分类主要有两种:连续型、间歇型。
连续型又分为履带式和星型轮式。履带式运动比较平稳,重心波动小。但是履带与楼梯角接触压力很大,对楼梯和履带都有较大磨损,同时履带较长严重影响设备的转弯能力,履带式爬坡及台阶的仰角范围也比较小。星型轮式的运动和转向都比较灵活,但整车的支点不断在各星轮之间转换,而整车的重心位置在星型轮公共轴垂线上,因此重心与支点之间不断存在一个倾覆扭矩,造成运动平稳性较差,无效功耗较大,同时为保持平衡也必须迫使爬楼速度放缓。
间歇型有两套支撑装置交替支撑实现上下台阶,类似人上下台阶的过程。它们的优点是运动平稳,缺点是设备结构复杂,必须涉及执行控制系统,且运动迟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各种类型楼道运输车的缺陷,吸取履带式和星型轮式的优点,提供一种运行平稳、速度快、适用于狭窄空间的,具有能载物载人上下台阶、斜坡和通过不平坦路面功能的楼道运输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楼道运输车,它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它至少还包括一只星型轨道轮、一只驱动齿轮和一组复位弹簧,驱动齿轮铰支在车架底部,驱动齿轮与星型轨道轮的轨道啮合,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星型轨道轮公共轴上,另一端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星型轨道轮至少包括N只星轮、N根星轮轴、驱动齿轮盖板、星轮制动器和星型轨道盘;星型轨道盘呈侧面与底面垂直的盘形,其内侧面上设置有可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齿,其底面呈正N角星的平滑过渡形状,星型轨道盘底面内侧设有驱动齿轮定位槽,定位槽至侧面的距离与驱动齿轮半径吻合;N根星轮轴分别从星型轨道盘底面外侧固定在星型轨道盘底面的各角的前部位置,星轮活动套接在星轮轴上;星轮制动器设置在星轮的一侧,它至少包括抵触轮、摩擦棒和复位弹簧,抵触轮挤压台阶面从而带动摩擦棒制动星轮,抵触轮离开台阶面后复位弹簧带动摩擦棒复位;驱动齿轮盖板固定在星型轨道盘的开口端,它将驱动齿轮限位在星型轨道盘内,固定在驱动齿轮轴心位置上的定位滑轮与定位槽配合;所述N大于等于2。
所述星型轨道盘底面形状即轮廓线由N道星角圆弧和过渡圆弧组成,星角的圆弧半径必须大于驱动齿轮半径,且差值越大越好,过渡圆弧为相邻两星角的圆弧的公共相切圆弧,过渡圆弧在星型轨道盘运动过程中不能接触台阶角。
所述星轮轴与星型轨道盘底面的固定点位于各星角圆弧的圆心。
所述星型轨道轮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它由N只星轮、N根星轮轴、一块星轮固定板、一个星轮制动器、一块驱动齿轮盖板和一个星型轨道盘组成。星型轨道盘呈侧面与底面垂直的盘形,其内侧面上设置有可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齿,其底面呈正N角星的平滑过渡形状,星型轨道盘底面内侧设有驱动齿轮定位槽,定位槽至侧面的距离与驱动齿轮的半径吻合,定位槽的形状与固定在驱动齿轮轴心位置上的定位滑轮对应;星轮固定板呈类正N角形状,星轮轴的一端固定在星轮固定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星型轨道盘底面的各顶角圆弧圆心位置,星轮活动套接在星轮轴上;星轮制动器设置在星型轨道盘和星轮之间,星轮制动器由支架、N只抵触轮、N根摩擦棒和N根复位弹簧组成,支架呈类正N角星形,支架的中心铰接在星轮固定板的中心位置,N只抵触轮分别铰支在支架各顶角最前端,N根摩擦棒分别垂直固定在支架上,其固定点为支架各顶点与支架中心点的连线与星轮的切点,摩擦棒的另一端伸在各星轮之间,支架各角前端与星轮固定板各角前端之间分别连接有复位弹簧;在支架上固定有一个凸块,在星轮固定板上铰接有一根手动制动杆,当手动制动杆被手动卡入凸块中时,摩擦棒制动星轮;驱动齿轮盖板是一个外形与星型轨道盘底面相同的环,驱动齿轮盖板固定在星型轨道盘的开口端,驱动齿轮盖板宽度小于驱动齿轮的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发勇,未经杨发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5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