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平板车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18039.0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77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子骞;赵玉芝;唐丽艳;张彤宇;赵丽;刘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1D15/06 | 分类号: | B61D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平板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冲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抗大块残钢高空倾翻掉落冲击的平板车。
背景技术
目前,连铸车间中间罐维修区残钢排除装置,普遍采用将中间罐内的残钢直接倾倒到料筐或铲车中的方式。其中间罐内的残钢从4米高的空中砸到料筐或铲车中,料筐或铲车位于土建基础的预埋钢轨上。该工艺方式成本高,其料筐经常砸瘪、砸坏,铲车的传动机构、车轮、轴也经常损坏,并造成土建基础的损坏,影响生产,且投资较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高寿命的一种抗冲击平板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车体、车轮、车体下方的传动装置,还包括与车体连接的缓冲装置。
缓冲装置包括与车体连接的缓冲器、与车体连接的缓冲支架和与车体、缓冲支架连接的弹簧装置。
在基础上与缓冲器相对的位置设有预埋金属板。
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工艺布局空间更合理,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减少了设备维修成本,生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冲击废物平板车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弹簧装置示意图。
其中,1是车体,2是车轮,3是传动装置,4是缓冲器,5是弹簧装置,6是缓冲支架,7是车轮轴,8是连接轴,9是上弹簧座,10是下弹簧座,11是外弹簧,12内弹簧,13是预埋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抗冲击平板车包括车体1、4个车轮2、车体1下方的传动装置3,还包括位于车体底部、与车体1连接的缓冲装置。
缓冲装置包括4对弹簧装置5、与弹簧装置5连接的4个缓冲支架6和与车体连接的4个缓冲器4。
缓冲支架6通过连接轴8与车体1相连、通过车轮轴7与车轮2相连。
缓冲器4通过螺栓、螺母与车体1固定连接。每个缓冲器4位于车体1的底部,且靠近车轮2。
每对弹簧装置5通过上弹簧座9与车体1连接,通过下弹簧座10与缓冲支架6连接。连接在上弹簧座9与下弹簧座10之间,位于车轮2的两侧。
如图3所示:每个弹簧装置5是由内弹簧12和外弹簧11,即由一个小直径圆柱螺旋弹簧和大直径圆柱螺旋弹簧组成。作用主要是在冲击力消失后,弹簧装置5将车体1(含废钢)抬起。
在基础上与缓冲器4相对的位置设有4个预埋金属板13。这样,缓冲器4与基础上的预埋钢板13起到共同抵抗大冲击力的作用。
缓冲器4与基础上的预埋钢板13之间留有10~30mm的间隙,使车轮不受大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装置5可以起到承受设备和残钢的静压力作用,当中间罐内的残钢从4米高的空中砸落到车体1上的废料筐中时,冲击力通过车体1作用到缓冲器4上,缓冲器4上的弹性体与预埋钢板13接触吸收冲击力,使车轮2、车轮轴7几乎不受冲击力,只承受设备和残钢的静压力。残钢倾倒完毕的同时,缓冲器4的弹性体内的能量也释放完成,这时,由弹簧装置5恢复车体1到初始状态,使缓冲器4与预埋钢板13间恢复一定的间隙,然后用平板车将残钢运出、吊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未经鞍钢集团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80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地台阶两用减震婴儿手推车
- 下一篇:一种碰撞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