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欧姆接触式射频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3705.8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8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文;侯智昊;李志坚;刘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上海得倍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9/00 | 分类号: | H01H59/00;H01P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欧姆 接触 射频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制作的欧姆接触式RF(Radio Freqency,射频)开关。
背景技术
RF开关是无线通讯等电子电路系统的最基本元件之一,在雷达探测、无线通讯等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与传统的FET或PIN二极管构成的RF开关相比,利用MEMS技术设计制作的RF开关具有插入损耗低、电功率消耗小、线性度高和传输信号失真小等独特的优点。目前,RF MEMS开关主要有如下两种:
一种是如图1a、图1b所示的悬臂梁欧姆接触式RF开关,其采用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悬臂梁结构,通过控制金属臂的运动,完成金属-金属触点间的导通或断开操作,从而完成信号的开关操作。由于这种开关是直接通过欧姆接触来完成开关的导通与断开,因此,可以应用于较低频率,直至直流信号的控制。由于悬臂梁为一端固支,另一端自由,所以,对金属悬臂梁膜中的残余应力非常敏感,使悬臂梁发生翘曲,当发生向上的翘曲时,会使开关的驱动电压大大升高,当发生向下的翘曲时,会使开关失效。而在实际工艺中,这种残余应力是无法避免,因此,会极大的降低开关的成品率和可靠性。
另一种是如图2a、图2b所示的金属膜桥式电容耦合RF开关,这种结构的开关采用两端支撑的对称桥式结构,当在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加上直流电压时,由于在电极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作为桥的金属薄膜朝下弯曲,当电压达到一定程度,膜弯曲到达下电极,这样形成通路,为了在隔离直流的同时实现交流信号的导通,在下电极的上面加了一层介质膜。这种双端固支桥式结构开关,由于其桥式结构两端固支,从而降低了对应力的敏感程度,消除了上述悬臂梁欧姆接触式RF开关的缺陷。然而由于这种RF开关上下电极之间的信号通路是由上下电极之间的电容构成,因此通常只适合于10GHz以上的频率应用,无法满足较低频率频段的要求(10GHz)。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欧姆接触式RF开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RF开关两种实现方式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出一种欧姆接触式RF开关,包括信号电极、下电极、衬底及固定端固支于所述信号电极的悬臂梁,还包括斜拉梁,
所述斜拉梁与所述悬臂梁的自由端连接,并通过锚点固支于所述衬底。
上述的欧姆接触式RF开关中,还包括电阻线及金属桥,
所述金属桥的两端跨接在分开的地电极上,地电极和信号电极组成共面波导。
所述电阻线穿过所述金属桥与外部相连,对所述下电极进行驱动。
上述的欧姆接触式RF开关中,所述下电极与电阻线为同种材料。
上述的欧姆接触式RF开关中,所述下电极与电阻线的材料为SiCr或TaN等。
上述的欧姆接触式RF开关中,所述悬臂梁、斜拉梁以及共面波导为全金属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RF开关的悬臂梁自由端加入斜拉梁,形成非对称桥式结构,使之同时具备金属膜桥式电容耦合RF开关对应力敏感度低和悬臂梁欧姆接触式RF开关可应用于较低频段的优点,从而提高欧姆接触式开关的成品率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的悬臂梁欧姆接触式RF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A-A’处的剖面图;
图2a为金属膜对称桥式结构电容耦合RF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B-B’处的剖面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欧姆接触RF开关实施例俯视图;
图3b为图3a中C-C’处的剖面图;
图3c为图3a中D-D’处的剖面图;
图3d为图3a中E-E’处的剖面图。
各图中标号分别为:
102地电极,105衬底,106悬臂梁,107下电极,108介质层,109接触点,110信号电极,111锚点;
201金属桥,202地电极,203信号电极,204介质层,205衬底;
302地电极,305衬底,312信号电极,313悬臂梁,314下电极,315介质层,316斜拉梁,317斜拉梁锚点,318电阻线,319Pad,320金属桥,321接触点,322金属桥锚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上海得倍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上海得倍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37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