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铁900吨箱梁预应力张拉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303007.0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60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锋;张树春;仲昭怀;肖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岩;叶民生 |
地址: | 100068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900 吨箱梁 预应力 拉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筋的张拉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在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施工中,特别是在高速铁路900吨箱梁预应力张拉作业中,由于张拉用千斤顶的重量达225KG左右,过于笨重的机体移动困难,而现有张拉架不具备快速准确移动对位张拉千斤顶的功能,所以,转顶工序进行缓慢,常常拖延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铁900吨箱梁预应力张拉架,要解决现有张拉架不能快速移动、不具备与张拉千斤顶准确对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铁900吨箱梁预应力张拉架,其张拉架主体结构由横杆、立杆和水平纵杆固定连接成三维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张拉架主体结构顶部的两根横杆为槽钢,这两根槽钢上支撑有爬行系统,该爬行系统由横移桁架和纵移小车两部分组成。
横移桁架由纵轨和横梁连接成横移架体,横移架体的底部连接桁架滚轮,桁架滚轮置于张拉架主体结构顶部的两根横杆的槽内,与横杆滚动连接。
纵移小车由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焊接成车底架,车底架四角连接有小车滚轮,小车滚轮与横移桁架的两根纵轨滚动连接。
所述张拉架主体结构上可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或斜撑,或者,加强筋和斜撑。
所述纵移小车的车底架上可以焊接棱锥形车身或框架形车身。
所述张拉架主体结构上可以连接有爬梯。
所述张拉架主体结构上可以铺有走行道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高铁900吨箱梁预应力张拉架,全部采用型钢焊接制作而成,结构简单,轻巧坚固,对位准确,张拉速度快,能够多次周转反复使用。张拉架顶部的爬行系统有横移桁架和纵移小车,横移桁架和纵移小车采用螺纹钢和滚轮焊接而成,可在顶部槽钢制成的滑道中纵横移动,改变了以往张拉架使用中千斤顶不易移动对位的问题,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张拉千斤顶的纵横向移动,同时,纵移小车可以和手拉葫芦进行配合,能够很方便的将千斤顶安装就位进行张拉。使千斤顶的转顶工作方便快捷,使张拉工作速度大大的提高,极大的方便了张拉千斤顶的移动和安装到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立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立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顶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示意图。
图6是纵移小车的示意图。
图7是爬行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张拉架主体结构、2—横移桁架、2.1—纵轨、2.2—横梁、2.3—桁架滚轮、3—纵移小车、3.1—横向钢筋、3.2—纵向钢筋、3.3—小车滚轮、3.4—棱锥形车身、4—加强筋、5—爬梯、6—走行道板、7—横杆、8—立杆、9—水平纵杆、10—斜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7所示,这种高铁900吨箱梁预应力张拉架,其张拉架主体结构1由横杆7、立杆8和水平纵杆9固定连接成三维框架结构,张拉架主体结构1顶部的两根横杆7为槽钢,这两根槽钢上支撑有爬行系统,该爬行系统由横移桁架2和纵移小车3两部分组成;横移桁架2由纵轨2.1和横梁2.2连接成横移架体,横移架体的底部连接桁架滚轮2.3,桁架滚轮2.2置于张拉架主体结构顶部的两根横杆7的槽内,与横杆7滚动连接;纵移小车3由横向钢筋3.1和纵向钢筋3.2焊接成车底架,车底架四角连接有小车滚轮3.3,小车滚轮3.3与横移桁架2的两根纵轨滚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钢件连接可统一采用焊接连接,焊缝长度和宽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所述张拉架主体结构1上固定连接有加强筋4和斜撑10,但也可以只固定连接加强筋4或只固定连接斜撑10。本实用新型中的各加强筋或斜撑可采用型钢或螺纹钢与钢架焊接进行连接。
所述纵移小车3的车底架上焊接棱锥形车身3.4或框架形车身。
参见图1,图3,所述张拉架主体结构1上连接有爬梯5,爬梯5可采用直径16mm的HRB335焊接制成。
参见图5,张拉架主体结构1上还铺有走行道板6,走行道板6可为竹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3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旋转灯箱型材
- 下一篇:潜水泵充水电机轴承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