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振器组件铆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0289.X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2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G·扎莱斯基;J·欧列尼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预制管线产品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6 | 分类号: | H02G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兰英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器 组件 铆接 系统 | ||
背景技术
在公用事业中,传输线路用来将电能从一个位置引导到另一位置。这些线 路用来根据需要或希望来在短距离或长距离上发送电能。此外,减振器是用来 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减振的装置。减振器包括由绞合钢线缆(通称为“吊线缆”) 连接的成对配重和在两配重中间位置附连至线缆以用于附连至架空输电线缆 的夹具。安装在吊线缆端部上的配重的结构设计成,以被确定为可适于传输线 缆中发生振动的频率来共振。减振器通过弯曲吊线缆耗散能量来起作用。
通常的减振器采用包括两层或多层螺旋卷绕的高强度钢丝绳的吊线缆。在 减振器的结构中,必须将减振器配重牢固地附连至吊线缆的端部,这在传统上 可以用多种方式完成,诸如:将减振器配重压到吊线缆上;使用定制的压接模 具以将吊线缆固定在减振器内;将减振器配重模制/铸造到吊线缆的端部上;使 用铜铅合金或环氧树脂以将减振器配重固定到吊线缆的端部上;将锥形夹头附 连到吊线缆的各端上,然后将锥形夹头插入减振器配重中的互补锥形孔中;或 者将吊线缆的所有各股穿过减振器配重中的孔,接着将所有的股焊接到减振器 配重上。
然而,已经发现需要一种不昂贵且制造简单的工艺,来替代定制的压接模 具。此外,用来形成减振器配重的金属的质量和硬度不会影响吊线缆的夹紧或 减振器组件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下面是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对本发明的一些方面提供基本的理解。这一 概述不是对于本发明的详细总览。它并不想要标示本发明的诸关键/紧要部件或 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它的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阐述本发明的一些概念,作 为后述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前序。
这里所描述和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在其一个方面包括一种减振器组件铆接 系统。通过夹具将该减振器组件直接夹紧到导线/线缆上。减振器组件包括至少 一个减振器配重,减振器配重具有容纳吊线缆的叉状侧。在减振器配重的叉状 侧中钻孔以容纳吊线缆。然后在减振器配重的底部中钻出铆接孔。铆接孔刚好 延伸通过吊线缆孔的底边缘,且其尺寸可容纳铆接球。铆接孔与铆接球的组合 用来将吊线缆固定在减振器配重内。
此外,在诸方面,可通过目前要求保护的减振器组件铆接系统来再加工先 前由夹头和压接进行固定的减振器配重。该再加工的减振器配重包括用于容纳 夹头的夹头孔。夹头包围吊线缆的端部,然后被插入在位。通过夹头插头来充 填再加工的减振器配重的夹头孔。然后,在夹头插头中钻出用于容纳吊线缆的 吊线缆孔。吊线缆孔的深度匹配夹头的深度。然后添加铆接孔以容纳铆接球。 铆接孔刚好延伸通过吊线缆孔的底边缘,且其尺寸可容纳铆接球。通过硬化的 定位销将铆接球压入铆接孔以实现再加工的减振器配重的铆接,该定位销具有 凹入端以保持和对准铆接球以便插入。铆接球和吊线缆以合适力压在一起,以 将吊线缆固定在再加工的减振器配重内。
此外,在一特定的实施例中,为了保持原始的减振器组件的相同重量,需 要从再加工的减振器配重的端部去除42克金属。这通过从再加工的减振器配 重的顶侧和底侧去除0.125英寸的材料来实现。因此,再加工的减振器配重可 利用本发明的减振器组件铆接系统,而无需对吊线缆、夹具或配重定位作出任 何改变。
此外,所述铆接球和所述铆接孔的直径是0.312英寸。所述铆接孔离开所 述至少一个减振器配重的叉状侧的内边缘大约0.625英寸。
为了实现前述的和有关的目的,在此联系下面的描述和附图描述了本发明 的一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示出了采用本发明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仅 仅一些方式,并且本发明想要包括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同方面。当连同附图进 行考虑时,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新颖特征将从下面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变 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减振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减振器配重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减振器组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4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再加工的减振器配重的夹头插头的俯 视图。
图5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再加工的减振器配重的夹头插头的立 体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带有夹头插头的减振器组件的局部立体 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将减振器配重铆接到吊线缆上的方法的流 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预制管线产品公司,未经预制管线产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02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