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的酰胺取代的吲唑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1926.5 | 申请日: | 200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8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P·琼斯;J·M·安托里亚安托里亚;R·斯卡佩利;C·舒尔茨-费德姆雷希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P.安杰莱蒂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01/10 | 分类号: | C07D401/10;A61K31/4439;A61P35/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立新;李平英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为 adp 核糖 聚合 parp 抑制剂 取代 | ||
本发明涉及酰胺取代的吲唑化合物,它们是先前称作聚(ADP核糖)合酶和聚(ADP核糖基)转移酶的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的抑制剂。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于在DNA修复通道中具有特定缺陷的肿瘤的单药治疗,和作为某些DNA损伤剂(例如抗癌药和放射治疗)的增强剂。另外,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于减少细胞坏死(在中风和心肌梗死中),下调发炎和组织损伤,治疗逆转录病毒感染和防止化疗的毒性。
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构成一个含PARP催化域的18种蛋白的超家族(Bioessays(2004)26:1148)。这些蛋白包括PARP-1、PARP-2、PARP-3、端锚酶-1、端锚酶-2、穹状PARP和TiPARP。其基本成员PARP-1由三个主要的域构成:含两个锌指结构的氨基(N)端DNA结合域(DBD),自动修饰域,和羧基(C)端催化域。
PARP是将NAD+切割成烟酰胺和ADP核糖,从而在靶蛋白上形成长而支化的ADP核糖聚合物的核酶和胞质酶,包括拓扑异构酶、组蛋白和PARP本身(Biochem.Biophys.Res.Commun.(1998)245:1-10)。
聚(ADP核糖基)化参与几个生物过程,包括DNA修复,基因转录,细胞周期进程,细胞死亡,染色质功能和基因组稳定性。
已经指出,PARP-1和PARP-2的催化活性会被DNA链断裂迅速激发(见Pharmacological Research(2005)52:25-33)。随着DNA受损,PARP-1与单链和双链DNA缺口结合。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PARP活性很小,然而在DNA损伤时,PARP活性被立即激活直至500倍。PARP-1和PARP-2都作为缺口感应器起着检测DNA链中断的作用,提供快速信号以停止转录和在损伤部位募集为修复DNA所需之酶。因为癌症治疗中的放疗和很多化疗方法是通过诱发DNA损伤起作用,所以PARP抑制剂可作为癌症治疗的化学和辐射敏化剂。已报道PARP抑制剂在辐射敏化缺氧肿瘤细胞方面有效(US 5,032,617,US 5,215,738和US5,041,653)。
PARP的大多数生物效应与下列因素有关:影响靶蛋白的性质和功能的这种聚(ADP核糖基)化过程;在从聚(ADP核糖基)化的蛋白 中被切割时赋予特殊的细胞作用的PAR低聚物;PARP与核蛋白物理缔合形成功能性复合物;以及其底物NAD+的细胞水平降低(Nature Review(2005)4:421-440)。
除了与DNA修复有关以外,PARP还可以作为细胞死亡的中介体起作用。它在诸如局部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等病理条件下的过度激活,会造成胞间NAD+的显著缺乏,这会导致几种NAD+依赖性代谢通道的受损并造成细胞死亡(见Pharmacological Research(2005)52:44-59)。由于PARP激活,NAD+水平显著下降。过度的PARP激活导致遭受大量DNA损伤的细胞中NAD+的严重缺乏。聚(ADP核糖)的短半寿期造成快的转换率,因为聚(ADP核糖)一旦形成,就被自发活性的聚(ADP核糖)糖基水解酶(PARG)迅速降解。PARP和PARG形成了一个将大量NAD+转化成ADP核糖的循环,造成NAD+和ATP降至正常水平的20%以下。这样一种情形在缺血期间尤其有害,此时氧的缺失已经严重危及细胞能量输出。随后在再灌注期间的自由基产生被设想为组织损伤的主要原因。在缺血和再灌注期间很多器官内通常会发生ATP下降,其一部分可能和聚(ADP核糖)转换造成的NAD+缺乏有关。因此,预期PARP的抑制会保持细胞能量水平,从而增强缺血组织在受伤后存活。因此,作为PARP的抑制剂的化合物可用于治疗由PARP介导的细胞死亡引起的病症,包括神经性病症,例如中风、创伤和帕金森病。
PARP抑制剂已被证实可用于BRCA-1和BRCA-2缺陷肿瘤的特异性杀伤(Nature(2005)434:913-916和917-921;以及Cancer Biology&Therapy(2005)4:934-9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安杰莱蒂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未经P.安杰莱蒂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19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吗啡酮季铵盐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金丝楠木扦插快速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