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运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2773.6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8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原康男;荒川晴生;竹下隆之;新田千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
主分类号: | B60T8/1755 | 分类号: | B60T8/1755;B60W30/04;B60W10/12;B60W1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文;潘 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运动 控制系统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07年2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042368 并通过参考方式将该申请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运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一些已知的车辆悬架具有稳定器,每个稳定器都设计成施加用于减小 左悬架与右悬架之间(具体地,左前悬架与右前悬架之间,以及还有左后 悬架与右后悬架之间)的行程差的扭力以便在车辆转弯时限制车辆的侧倾 运动。通过这种悬架,增大了侧倾刚度,使得车辆在转弯时的侧倾运动得 以限制。
为了增大对侧倾运动的限制程度,能够想到使用以下稳定器,即,所 述稳定器显示出克服左悬架与右悬架之间行程差的大的扭力(以下称为防 侧倾作用)。但是,在采用显示出过大的防侧倾作用的稳定器的情况下, 即使当在例如起伏道路上直线行驶时由于道路表面存在突起而产生了左 悬架与右悬架之间的行程差时,也会施加上述扭力。因而,实现的作用与 增大支撑车身的每个悬架的弹簧的弹簧常数的作用相似,因而降低了乘员 (们)的乘坐感。换言之,在驱动车辆尤其是处于直线行驶状态期间降低 了乘员(们)的乘坐感。
因此,需要采用未显示出大的防侧倾作用以便在直线行驶中维持乘员 (们)良好的乘坐感并且能在转弯期间有效限制车辆侧倾运动的稳定器。 鉴于此,例如,能够想到采用能够改变防侧倾作用的程度的稳定器。例如 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No.S63-28709和日本专利公开公报No.H07-266836 中公开了能够改变防侧倾作用的程度的稳定器。
但是,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No.S63-28709和日本专利公开公报No. H07-266836中,为了改变所述稳定器的防侧倾作用的程度,需要为悬架设 置专用机构。这将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系统在车辆上的可安装性的变差 以及系统的可制造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解决上述缺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 车辆的运动控制系统,所述系统能够在车辆转弯期间有效限制车辆的侧倾 运动(不舒服的侧倾运动)并能够在直线行驶状态下维持乘员(们)相对 较好的乘坐感,而无需在车辆的悬架中设置专用机构。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运动控制系统,其 包括:至少一个前轮侧悬架、至少一个后轮侧悬架、制动控制设备以及第 一侧倾限制控制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前轮侧悬架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左前轮 和右前轮处并具有防俯冲几何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后轮侧悬架设置于所述 车辆的左后轮和右后轮处并具有防提升几何结构。所述制动控制设备能够 操作以独立地分别施加和控制所述左前轮和右前轮处的制动力以及所述 左后轮和右后轮处的制动力。所述第一侧倾限制控制装置用于在驾驶员对 所述车辆的制动操作构件的非操作时长内在驾驶员对所述车辆的转向操 作构件从所述车辆的直线行驶状态进行转向操作期间对所述制动控制设 备进行控制。所述第一侧倾限制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制动控制设备使得向所 述左前轮和右前轮中的径向外侧车轮以及所述左后轮和右后轮中的径向 内侧车轮中的至少一个施加制动力,同时使得所述左前轮和右前轮中的所 述径向外侧车轮的制动力与所述左后轮和右后轮中的所述径向内侧车轮 的制动力的总和等于或小于预定值。这里,所述左前轮和右前轮中的径向 外侧车轮(径向外侧前轮)当启动所述转向操作时沿所述车辆的转弯弧的 径向方向位于外侧,所述左后轮和右后轮中的径向内侧车轮(径向内侧后 轮)沿所述转弯弧的径向方向位于内侧。当在所述制动操作构件的非操作 时长内所述转向操作构件的操作量的变化率变得大于预定比率时,所述第 一侧倾限制控制装置启动对所述制动控制设备的控制。当所述车辆的车身 的侧倾角的角加速度从正值范围变化至负值范围时,所述第一侧倾限制控 制装置终止对所述制动控制设备的控制。所述车身的侧倾角限定为使得当 所述车身的沿所述转弯弧的径向方向位于外侧的径向外侧向下倾斜时,所 述车身的侧倾角处于所述正值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爱德克斯,未经株式会社爱德克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27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