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4378.1 | 申请日: | 200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1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沃尔特·马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F16H57/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邹 璐;樊卫民 |
地址: | 德国腓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 ||
1.变速器,带有壳体(13、13’、33),在所述变速器中,至少两个轴(1、2)为了调整所希望的传动比而能够通过档位轮组(5)彼此耦合,其中,所述轴(1、2)借助支承架(7、8)支承在所述壳体(13、13’、33)中,并且其中,所述支承架(7、8)通过至少一个用于减弱声响和振动的阻尼元件(17)支承在所述壳体(13、13’、33)上,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传动比进行调整的换档装置至少固定在与所述壳体(13、13’、33)去耦的支承架(7、8)中的一个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档装置包括用来对换档拨叉(10)进行操作的操作连杆(9),其中,所述操作连杆(9)的每个端部以可运动的方式支承在所配属的所述支承架(7、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档装置包括多个用于对换档摇臂(19)进行操作的换档滑杆(18),其中,所述换档滑杆(18)的每个端部以可推移的方式支承在所配属的所述支承架(7、8)上。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承架(7、8)在所述轴(1、2)的轴向上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棒材(14、14’)和/或板材(21)作为连接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档装置的所述换档摇臂(19)以可枢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板材(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档摇臂(19)通过设置为枢转轴的销柱来支承,所述销柱与所述板材(2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柱作为六角螺栓(22)与所述板材(21)拧紧。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之一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是可纵向调整的。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之一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棒材(14、14’)以其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13、13’、33)的配有所述阻尼元件(17)的空隙(15、15’;16、16’)中。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中间轴变速器中,至少一个变速器输入轴(1)、至少一个中间轴(3)、主轴(2)以及所配属换档装置由所述被去耦的支承架(7、8)来支承。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带有耦合的区域组件的变速器输出轴(6)通过至少一个另外的用于减弱声响和振动的阻尼元件(29)与所述壳体(33)去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组件的反作用构件的支撑部位和所述变速器输出轴(6)的支承座(28)借助所述阻尼元件(29)固定在所述壳体(33)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作为支撑部位的离合器体(27)和所述支承座(28)通过保持销柱(31)固定在所述壳体(33)的所配属的保持接纳处(23、23’)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保持接纳处(23、23’)配有所述阻尼元件(29)。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保持销柱(31、31’)被铆接在所配属的所述保持接纳处(23、23’)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43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