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悬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5020.0 | 申请日: | 200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0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西谷伸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3/10 | 分类号: | B60G3/10;B60G7/00;B60G11/5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 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悬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简化该 悬架装置的构造的技术。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的悬架装置设置在车辆的车身和车轮之间,使得车身由 车轮支撑,车轮的振动到车身的传递被最小化,并且根据需要来约束 车轮相对于车身的位置。传统上,已经使用了各种形式的悬架装置。 然而,因为悬架装置必须要求达到上述目标,所以每种悬架装置均不 可避免具有复杂的构造。因此,对悬架装置的构造的简化已经由以下 四个专利文献中的每一个提出: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177346、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3-26678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7-89312,以及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225258。例如,增加悬架连杆的弹性变形 能力,使得该悬架连杆还用作弹簧构件。此外,改进了弹簧构件的形 状。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对传统悬架装置的简化程度不令人满意,所以能够关 于其各种特征来改进悬架装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颖的用于车辆的悬架装置,其不仅 满足各种需求还具有简单的构造。
下文中,将描述和说明被认为是在本申请中可要求的本发明的各 种实施方式的一些实例(下文中,在适当的地方称为可要求的实施方 式)。可要求的实施方式至少包括与所附权利要求对应的各个实施方式, 但是可以另外包括本发明的更宽或更窄的实施方式或者甚至包括与所 要求保护的发明不同的一个或多个发明。下列实施方式(1)至(35)中的每 一个都如权利要求一样地编号,并且在适当的地方引用另一实施方式 或多个实施方式,以帮助理解可要求的实施方式并指出和阐明其要素 或技术特征的可能组合。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将在下面仅 出于说明性目的而描述的以下要素或技术特征或者其组合。还应当理 解:应该不仅根据与其直接相关的说明而且还根据对本发明最优实施 方式的详细描述来构造以下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并且,在另外的可 要求实施方式中,可以向以下的任何具体实施方式中增加或从中删除 一个或多个要素或者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
根据以下实施方式(1)至(35)中的每一个来实现上述目的,其中: 实施方式(1)对应于权利要求1;实施方式(2)对应于权利要求2;实施方 式(5)对应于权利要求3;实施方式(6)对应于权利要求4;实施方式(7) 对应于权利要求5;实施方式(15)对应于权利要求6;实施方式(16)对应 于权利要求7;实施方式(19)对应于权利要求8;实施方式(21)对应于权 利要求9;实施方式(22)对应于权利要求10;实施方式(23)对应于权利 要求11;实施方式(24)对应于权利要求12;实施方式(25)对应于权利要 求13;并且实施方式(26)对应于权利要求14:
(1)一种用于具有车身和车轮的车辆的悬架装置,包括作为其主元 件的主悬架构件,该主悬架构件用作悬架弹簧和悬架连杆,并包括:(a) 主部分,由细长材料形成,使得该主部分的相对端彼此靠近;(b)第一 车身侧附接部分和第二车身侧附接部分,该第一车身侧附接部分和第 二车身侧附接部分分别设置在主部分的相对端处并且附接至车辆的车 身,使得第一车身侧附接部分和第二车身侧附接部分能够每个相对于 车身分别绕第一枢转轴线和第二枢转轴线枢转;以及(c)车轮侧附接部 分,该车轮侧附接部分设置在主部分的离开第一和第二车身侧附接部 分的部分处,并附接至设置在车轮一侧上的车轮侧构件,其中选择第 一和第二枢转轴线相对于彼此的相应位置,使得当第一和第二车身侧 附接部分分别绕第一和第二枢转轴线枢转时,主部分弹性变形。
在根据本发明的悬架装置中,主悬架构件包括主部分,该主部分 由细长材料形成,使得主部分的相对端彼此靠近。由于此特征,构成 主部分的细长材料可以足够长以具有足够高的弹性变形能力,但是主 部分作为整体仍设置在相当小的空间内。此外,分别设置在主部分的 相对端处的第一和第二车身侧附接部分附接至车辆的车身,使得该第 一和第二车身侧附接部分能够各相对于车辆的车身分别绕第一和第二 枢转轴线枢转。通常,将某物附接至车辆的车身使得它可枢转比将其 附接至车身使得它不可枢转更容易。为此,可以使用滑动轴承或滚动 轴承。替代地,可以使用已广泛用于传统的车辆悬架装置的橡胶衬套。 由于橡胶衬套的使用,能够有效地防止振动从主悬架构件传递到车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5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