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5608.6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7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片山秀昭;阿部敏浩;松本修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40 | 分类号: | H01M10/40;H01G9/00;H01G9/058;H01M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 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高温环境下安全的电化学元件,所述电化学元件使用了便宜 且高温时尺寸稳定性优异的电化学元件用隔膜,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电化学元件 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锂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为代表的使用非水电解液的电化学元件,由于 具有能量密度高的特点,而一直被广泛用作手机、个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机 器的电源。伴随着便携式机器的高性能化,电化学元件的高容量化也趋于更进 一步地发展,确保安全性、可靠性很重要。
就现行的锂二次电池而言,作为介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一直使用例 如厚度20~30μm左右的聚烯烃系的微多孔膜。另外,为了生成所谓的关闭, 作为隔膜的素材,通常一直使用熔点低的聚乙烯(PE),所述关闭为:在电池 的热失控(异常放热)温度以下,使隔膜的构成树脂熔融来闭塞空孔,由此使 电池的内部电阻升高,来提高电池在短路等情况下的安全性。
可是,作为这样的隔膜,一直使用例如为多孔化和强度的提高而进行了单 轴拉伸或双轴拉伸的薄膜。这样的隔膜,在电池的制造时要求有一定的强度, 因此通过所述拉伸来保证其强度。但是,就这样的拉伸膜而言,构成树脂的结 晶度增大,关闭温度接近于电池的热失控温度,因此,从确保电池的安全性的 观点出发,有必要研究隔膜的构成。
另外,对于聚烯烃系的多孔质膜隔膜,要求当因充电下的异常等而引起电 池的温度达到关闭温度时,使电流立即减少,从而防止电池的温度上升。但是, 因所述拉伸使得膜产生翘曲,当该膜曝露于高温时,存在因残留应力而产生收 缩的问题。收缩温度存在于与熔点即关闭温度非常接近的区域。因此,在空孔 未充分关闭,不能立即减少电流的情况下,电池的温度容易上升到隔膜的收缩 温度,产生由隔膜的收缩所引起的内部短路的危险性。
为了提高与这样的隔膜的热收缩相伴的电池的安全性、和对于由各种原因 所引起的内部短路的可靠性,有人提出了这样的多孔质电化学元件用隔膜,其 具有:含有用于确保关闭功能的树脂作为主体的第1隔膜层;和由耐热性的树 脂和无机氧化物等构成的第2隔膜层(专利文献1~5)。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0/0796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66949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4/021469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07/06676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280911号公报
就这些专利文献1~5中公开的隔膜而言,所述第2隔膜层具有隔膜本来就 有的功能,主要是防止正极和负极的直接接触所引起的短路的功能,因此,与 仅使用相当于所述第1隔膜层的聚乙烯制的多孔质膜隔膜的锂二次电池相比, 能够构成安全性更高的电池。
但是,本发明人等进一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即使产生隔膜的关闭,有 时也产生电池的放热反应。因此得知,为了进一步提高关闭后的电池的安全性, 需要使电池整体的构成最优化。
另外,在使用具备含有所述树脂作为主体的层和含有无机氧化物等填料作 为主体的层的隔膜这样的两面的摩擦系数不同的隔膜的情况下,如果想与正极 和负极一起卷绕成螺旋状,则会因隔膜的配置的方法而产生以下问题。
即,以卷轴为中心将正极、负极和隔膜卷绕成螺旋状来制造电极体的情况 下,如果将以所述填料为主体的层朝向卷轴一侧来配置,则卷轴和隔膜的摩擦 变大,因此,难以将形成的电极体从卷轴中拔出,容易产生因电极的卷偏所引 起的制造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所做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高温下安全性 优异的电化学元件。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率优异的电化 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电化学元件的特征在于,其为含有正极、负极、非水电解液和隔 膜的电化学元件,所述隔膜具备含有热塑性树脂作为主体的第1多孔质层和含 有耐热温度为150℃以上的绝缘性粒子作为主体的第2多孔质层,所述第1多 孔质层以面向于所述负极的方式来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5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混肥料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玉米专用肥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