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5862.6 | 申请日: | 200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2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间所靖;铃木利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4/36;H01M4/58;H01M4/6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玉兰;李平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含有复合材料A,该复合材料A具有硅粒子与石墨质材料密合的结构,该硅粒子实质上在全部表面上具有由碳质材料A形成的被膜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中,在该复合材料A的至少一部分进一步具有由碳质材料B形成的被膜B。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中,该被膜A具有孔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中,该被膜B具有孔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中,在该被膜A与硅粒子之间进一步具有硅碳化物。
6.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是包含含有硅粒子、石墨质材料和碳质材料的复合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中,
含有复合材料A,该复合材料A具有进行施加压缩力和剪切力的处理、使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由碳质材料A形成的被膜A的所述硅粒子与所述石墨质材料密合的结构。
7.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使用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
8.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使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
9.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用碳质材料A覆盖硅粒子的实质上全部表面的步骤,
将所述用碳质材料A覆盖的硅粒子与石墨质材料混合、对该混合物施加压缩力和剪切力的密合步骤,和
将该密合步骤中得到的混合物在950~120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该碳材料A的覆盖步骤是通过气相法进行的覆盖步骤。
11.如权利要求9~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密合步骤之后且在所述加热步骤之前,进一步具有用碳质材料B覆盖所述密合步骤中得到的混合物的步骤。
12.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
在硅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气相法形成由碳质材料A形成的被膜A,得到带有被膜A的硅粒子的碳质被膜形成步骤,
对所述带有被膜A的硅粒子和石墨质材料施加压缩力和剪切力,得到所述带有被膜A的硅粒子与所述石墨质材料密合而成的复合粒子a的压缩、剪切步骤;
将所述复合粒子a在950~1200℃的温度范围下进行加热,得到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复合材料A的加热步骤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58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防雷模块
- 下一篇:内部和外部连续压力载荷下防泄漏的螺纹管状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