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元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7385.7 | 申请日: | 200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6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麻野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T13/38 | 分类号: | B60T13/38;F16D65/20;F16H2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元制动器。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下列的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有通过驱动气缸装置的活塞杆 来摆动制动杠杆从而驱动闸瓦的单元制动器。该文献所公开的单元制动器 中,如图8所示,在壳体内收容有制动杠杆101。该制动杠杆101在其中间 部处能转动地支撑在支轴102上,而且在其先端部处销连接于气缸装置105 的活塞杆106的先端部。气缸装置105中设置有弹簧制动单元及气压制动 单元,该气缸装置105通过弹力或气压力的作用,使活塞杆106沿轴向前 进或后退。即,气缸装置105具有以气压力驱动活塞杆106的第1气缸107 和以弹力驱动活塞杆的第2气缸108。而且,气缸装置105中设置有螺旋机 构及离合器单元109。螺旋机构具有设置在活塞杆106的外周部的多头螺纹 106a、和与该多头螺纹106a螺合的螺母部件110。离合器单元109用于切 换上述螺母部件110的转动及固定。例如,当第1气缸107使活塞杆106 前进时,基于螺母部件110的转动来允许活塞106相对于第2气缸108的移 动。另一方面,当第2气缸108使活塞杆106前进时,通过离合器单元109 来固定螺母部件110。由此,第2气缸108和活塞杆106成一体地移动。于 是,活塞杆106前进或后退时,制动杠杆101作摆动,由此,闸瓦与车轮 接合或分离。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206213号
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单元制动器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即,由于活 塞杆106的先端部和制动杠杆101的先端部为销连接,因此,当活塞杆106 前进或后退时,基于制动杠杆101的摆动,活塞杆106的先端部便承受一 个向轴向垂直的方向的力。因此,当活塞杆106前进或后退时,活塞杆106 承受一个摆动的力,从而产生了增大活塞杆106的驱动阻力的问题。另外, 由于活塞杆106的先端部与制动杠杆101的先端部的销连接必需在壳体内 进行,因而销连接的作业便通过形成在壳体上的开口部来进行,因此存在 作业非常繁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活塞杆的摆动并减低组装作业的劳力。
本发明的单元制动器,包括:具有活塞杆的气缸装置;基于所述活塞 杆的轴向移动而能够绕支轴摆动的制动杠杆;与该制动杠杆联动而被驱动 的闸瓦托;设置在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制动杠杆中的一者上且在所述活塞杆 的轴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一对壁部;设置在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制动杠杆中 的另一者上且位于所述一对壁部之间的力点部;其中,在所述一对壁部中 的一壁部和所述力点部基于所述活塞杆的轴向移动而处于抵合的状态下, 容许所述壁部和所述力点部伴随制动杠杆的摆动而在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方 向上相对位移,所述活塞杆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插孔,所述插孔中插入 有支撑在壳体上的导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元制动器的整体结构的剖视 图。
图2中,(a)是图1的单元制动器中设置的活塞杆的俯视图;(b)是该 活塞杆的侧视图。(c)是(b)的IIc-IIc线上的剖视图;(d)是局部地表 示上述活塞杆及导杆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单元制动器中设置的制动杠杆、活塞杆、导杆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元制动器中设置的活塞杆及 制动杠杆的简图。
图5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元制动器中设置的活塞杆及 制动杠杆的简图。
图6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元制动器中设置的活塞杆及 制动杠杆的简图。
图7的(a)及(b)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元制动器中设 置的活塞杆及制动杠杆的简图。
图8是以往的单元制动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单元制动器的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涉 及的单元制动器10作为铁道车辆的制动装置而被构成。该单元制动器10 具备形成为中空状的铸铁制的壳体12。该壳体12中形成有固定用孔14, 通过插入该固定用孔14中的省略图示的螺栓,能够将壳体12固定于车辆 的台车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未经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7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高联合清扫车
- 下一篇:一种热压密封折叠包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