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rbB3抗体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9633.1 | 申请日: | 2008-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4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B·舍贝尔;U·尼尔森;M·费尔德豪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里麦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395 | 分类号: | 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文平;徐志明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rbb3 抗体 及其 用途 | ||
背景技术
多肽生长因子受体的ErbB/HER亚族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受 体(EGFR、ErbB1/HER1)、neu致癌基因产物(ErbB2/HER2)及最近 确认的ErbB3/HER3和ErbB4/HER4受体蛋白质(参见,例如Hynes等 人(1994)Biochim.Biophys.Acta.Rev.Cancer 1198,165-184)。据推测, 这些受体中的各种都由细胞外配体结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胞质蛋白 酪氨酸激酶(PTK)结构域和C末端磷酸化结构域组成(参见,例如 Kim等人,(1998)Biochem.J.334,189-195)。
体外实验表明,与其它ErbB/HER家族成员相比,ErbB3蛋白质的 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显著降低,且这种降低部分地由于在ErbB3的预计 催化结构域中发生的非保守氨基酸置换(参见,例如Guy等人(1994) Proc.Natl.Acad Sci.USA.91,8132-8136;Sierke等人(1997)Biochem.J. 322,757-763)。但是,ErbB3蛋白质表现出在多种细胞环境中被磷酸化。 例如,在过量表达该蛋白质的人乳腺癌细胞系的亚群中,ErbB3在酪氨 酸残基上被组成型磷酸化(参见,例如Kraus等人(1993)Proc.Natl.Acad. Sci.USA.90,2900-2904;和Kim等人,同上;还参见Schaefer等人(2006) Neoplasia 8(7):613-22和Schaefer等人Cancer Res(2004) 64(10):3395-405)。
尽管人们一直在研究ErbB3在癌症中的作用(参见,例如Horst等 人(2005)115,519-527;Xue等人(2006)Cancer Res.66,1418-1426),但 是在很大程度上ErbB3作为临床干预的靶点仍未受到重视。目前的免疫 治疗主要集中于抑制ErbB2的作用,且特别是ErbB2/ErbB3复合物的异 二聚化(参见,例如Sliwkowski等人(1994)J.Biol.Chem.269(20): 14661-14665(1994))。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有效抑制ErbB3信 号传导的改进的免疫治疗并可用于治疗和诊断多种癌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与ErbB3受体相结合并抑制各种ErbB3功能的新 型单克隆抗体。例如,此处所描述的抗体能够与ErbB3结合并抑制EGF 样配体介导的受体磷酸化。如此处所描述的,EGF样配体包括EGF、 TGF-α、β细胞素(betacellulin)、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biregulin 和双调蛋白,其与EGFR结合并诱导EGFR和ErbB3的二聚化。这种 二聚化随之引起ErbB3的磷酸化,并通过该受体激活信号传导。因此, 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治疗和诊断与ErbB3介导的细胞信号传 导相关的多种癌症。因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与ErbB3 相结合并抑制EGF样配体介导的ErbB3磷酸化的单克隆抗体(及其 抗原结合部分)。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抗体进一步具有下述一种或多种特性:(i) 抑制ErbB3配体介导的信号传导,包括通过ErbB3配体(例如神经调节 素、表皮调节素、epigen和BIR)与ErbB3的结合介导的信号传导; (ii)抑制表达ErbB3的细胞的增殖;(iii)降低细胞表面上的ErbB3 水平(例如通过诱导ErbB3的内在化)的能力;(iv)抑制表达ErbB3 的细胞的VEGF分泌;(v)抑制表达ErbB3的细胞的迁移;(vi) 抑制表达ErbB3的细胞的球状体生长;和/或(vii)与位于ErbB3结 构域I(残基20-209)上的表位相结合,例如与包含或跨过ErbB3 氨基酸序列的残基20-202的表位相结合。
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或细胞结合分析进行测量,本发明的特定 的单克隆抗体及其抗原结合部分的KD为50nM或更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里麦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梅里麦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96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