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生组织切除和转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2515.6 | 申请日: | 2008-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3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E·D·德施;R·J·海恩泽恩;B·J·玛蒂内尔;A·里维林;万跃春;叶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山都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A01H5/00;B02B3/04;B02C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文平;尚继栋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生组织 切除 转化 方法 | ||
1.一种用于产生转化的棉花植物组织的高通量方法,包括:
a)机械破坏棉籽以获得多个棉胚分生组织外植体;和
b)将外植体与编码可选择的或可筛选的标记的选择的DNA序列 相接触以获得由选择的DNA转化的至少第一外植体,
c)从由选择的DNA转化的至少第一外植体再生包含转基因植物 组织的嵌合棉花植物,其中转基因棉花植物的再生不包括由外植体产 生愈伤组织培养物;
d)通过将嵌合棉花植物与选择剂相接触来从嵌合棉花植物选择 转基因组织,其中可选择的标记提供对选择剂的耐受性;和
e)从步骤(d)选择的转基因组织获得非嵌合转基因棉花植物, 从而获得转化的棉花植物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进行(b)步骤之前, 所述外植体贮存在0-15℃温度下1小时至7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嵌合转基因棉花植 物是通过导致种系组织转化的分生组织的转化产生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外植体与选择的 DNA序列接触之前筛选外植体,以确认适合用选择的DNA转化和由 其再生转基因植物的一部分外植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筛选外植体包括将包含外 植体的机械破坏的棉籽置于水性环境中,并根据浮力选择将与选择的 DNA接触的外植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筛选外植体包括筛分机械 破坏的棉籽以从种皮或子叶组织中分离出外植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筛选外植体包括富集适合 转化的外植体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的DNA序列编 码所述标记,或确定一种农学性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的外植体包 含转基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将外植体与选 择剂相接触来选择或筛选由选择的DNA转化的外植体,其中,可选 择的标记提供对选择剂的耐受性;或在可筛选的标记的存在下通过将 外植体与产生可筛选表型的试剂相接触来选择或筛选由选择的DNA 转化的外植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转基因棉花植物组织是 由分生组织的转化产生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转基因外植体的选择或 筛选包括将外植体与选择剂或产生可筛选表型的试剂相接触,该选择 剂或产生可筛选表型的试剂选自草丁膦、麦草畏、草甘膦、壮观霉素、 链霉素、卡那霉素、G418、巴龙霉素、咪唑啉酮、GUS的底物及其 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机械破坏棉籽包括使种 子通过碾碎种子的轧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轧辊包含次级凹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轧辊由不锈钢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外植体与选择的DNA 序列的接触包括将外植体与能够用选择的DNA至少转化外植体第一 细胞的重组根瘤菌或土壤杆菌相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包括将外植体与生长至0.0045 到1.4的OD660的重组土壤杆菌培养物相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包括将外植体与土壤杆菌培养 物相接触,其中,棉花分生组织与土壤杆菌细胞接触的pH为5.0至 10.0。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外植体与重组根瘤菌 或土壤杆菌相接触之前,根瘤菌或土壤杆菌在对未转化的外植体有活 性的选择剂存在下悬浮。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外植体与选择的DNA 序列的接触包括通过微粒轰击转化外植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山都技术公司,未经孟山都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25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袋装菌菇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规模化无菌操作连续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