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隔离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3854.6 | 申请日: | 2008-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5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M·法兰;T·沃格特;N·希勒;J·法尔泰克;W·肖恩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劳恩霍弗实用研究促进协会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23C14/08;C23C16/4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石克虎;林森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隔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优异的抗氧和水蒸气渗透并同时对可见光谱区的光 呈高透明性的热塑性(thermoplastic)隔离膜(Barrierfolie)。本发明还涉及 这种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塑料膜作为易损物体的包装材料或保护膜是广为流行的方法。 通常需要这种塑料膜不仅必须提供机械性保护或机械性限制,而且这种 膜同时应达到对气体的阻断作用。该阻断作用也称为防渗透性。就隔离 膜的阻断作用而言,实现对大气中所含的气体即氧和水蒸气的阻断作用 常常是特别受关注的。这些气体与物体相接触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化学反 应,这些化学反应对待保护的材料常常是不利的。在食品包装中广泛使 用隔离膜。已知的是水蒸气透过率的大小为防渗透性能如何的特征。例 如厚度为1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膜的水蒸气渗透速率 (Wasserdampftransmissionsrate)为约8g/m2d(其中数据单位“d”代表“天”, 即24小时)。该值与膜的厚度有关。但在许多应用中需要明显更低的渗 透值。例如对食品包装该值要达到约1g/m2d的值。
已知,如果使用多层隔离膜可达该值。对此一层是塑料膜本身,第 二层例如由在该膜上的有较高的渗透作用薄层实现。这种层可以例如由 铝制成。常要求阻挡层不仅具有防渗透性(Permeationssperre),而且同时 还应是透明的。这里透明意指该膜在可见光谱区即波长为380nm-780 nm范围的透射率至少为70%。当要用隔离膜包装光电器件如太阳能电 池或显示部件时,特别需要透明性。在这种需求下,塑料膜与薄金属层 的组合是不适用的。
已知,通过塑料膜和氧化物层的组合可使水蒸气渗透速率达约1 g/m2d及更低,其准确值不仅与所使用的涂覆法有关也与涂层材料有关, 因为不同元素的氧化物并不同样适用于具有渗透作用的层。例如已知, TiO2-层不能达到好的阻断作用,相反,元素铝的氧化物层有非常好的防 渗透性(N.Schiller等人,Barrier Coatings on Plastic Web,44th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2001),此外,Si3N4也有非常好的防 渗透性。
但材料Si3N4和氧化铝在施加于柔性塑料幅面上后易于形成裂纹,其 对欲达到的阻断作用是不利的。同时由此限制了这类隔离膜的使用。这 种情况不仅对食品包装有缺点,而且当要保护易损工业物品时也是不利 的。例如这类物品可能是太阳能电池(要求:水蒸气渗透速率为10-3g/m2d)、锂基薄层电池(要求:水蒸气渗透速率为2×10-4g/m2d)或有机发 光二极管(要求:水蒸气渗透速率为10-6g/m2d)。
如果通常是阻挡层的阻断作用随层厚增加而增大,则由于裂纹形成, 特别是在氧化铝层情况下,从某层厚开始其阻挡作用不再会增大。例如 层厚为约100nm的Al2O3-层的阻挡作用值为0.09g/m2d。进一步增加层 厚其阻挡作用不再显示出明显增大。
对已知的隔离膜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进。特别是对有高防渗透作用 的阻断层。例如由EP 0311432 A2已知一种具有在材料特性上具有梯度 (Gardient)的SiO2-层。由此据信实现了对塑料膜的防渗透的机械适配, 并由此达到了更好的机械抗性。
另一措施为层体系的多层结构,其中总交替施加无机和有机层。该 措施在J.D.Affinito等人,Thin Solid Films 290-291(1996),第63-67页 中提及,其中Al2O3用作高阻断作用的无机层。
在DE 102004005313 A1中将无机层与第二层组合,该第二层以特定 的基于磁控管的PECVD法施加。在此情况下,Al2O3作为无机层也是可 能的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劳恩霍弗实用研究促进协会,未经弗劳恩霍弗实用研究促进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38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装备实验模态分析方法
- 下一篇:批量自动终端事件测试方法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