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晶合金薄带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5095.7 | 申请日: | 200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8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尾崎茂克;今井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 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熔融合金喷射到冷却辊表面使其急冷凝固从而制造非晶 合金薄带的方法和装置,特别是涉及在薄带制造中以在线方式研磨冷却辊 表面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非晶合金薄带的制造方法,一般采用如下方法:将熔融合金喷出 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的圆周面上,利用冷却辊的散热作用使其急冷凝固的 方法,即单辊法。
在单辊法中,需要将熔融合金以104~105℃/秒左右的冷却速度急冷。 因此,作为从熔融合金急速地吸取热量的冷却辊,通常采用由铜合金等的 导热率大的金属材料构成的冷却辊。
在工业上制造非晶合金薄带的情况下,利用冷却辊使熔融合金急冷凝 固之后,将非晶合金薄带一边从冷却辊剥离一边连续地卷取,但是,由于 熔融合金直接接触冷却辊表面,因此随着制造进行,冷却辊的表面由于热 过程和熔融合金的凝固等而损伤,冷却辊的表面粗糙度增大,或冷却辊的 表层部的材质劣化。该现象对非晶合金薄带的表面性状、磁特性等造成不 良影响,有时也在制造中引起非晶合金薄带的断裂。
因此,在工业上制造非晶合金薄带的情况下,使冷却辊的圆周面长时 间维持在健全的状态不仅可维持非晶合金薄带的生产率,而且可维持其磁 性特性恒定,是不可欠缺的,到目前为止,提出了很多的对冷却辊的圆周 面进行研磨的方案(参照日本特开昭58-025848号公报、日本特开昭 58-029557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209755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2-166059 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2-176650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3-090341号公报、 日本特开昭63-09034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03-169460号公报、日本特开 平03-27525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07-17851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07-178517 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08-019834号公报)。
例如,在日本特开昭61-209755号公报中提出了:使用碗型刷(盘刷; brush)或旋转刷将冷却辊表面沿相对于薄带的纵向构成15°以上的角度的 方向实施研磨的研磨方法。
此外,在日本特开昭62-176650号公报中,为了除去附着在冷却辊的 圆周面的异物,提出了在冷却辊的圆周面配置了多个刷辊的冷却辊的表面 清洁化装置。
在日本特开昭63-090343号公报中提出了:将粒度不同的4种研磨纸 按粒度从粗到细的顺序用弹簧机构按压在冷却辊的圆周面,来研磨冷却辊 的表面的方法。
另外,在日本特开平3-169460号公报中提出了:设置测量冷却辊表面 粗糙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基于在线测量装置的输出来进行研磨或磨削的方 法。在日本特开平7-178516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7-178517号公报中提出 了:用刷辊研磨冷却辊的表面,并用梳齿形的锄除装置除去由研磨产生的 研磨粉和刷屑的方法。
但是,日本特开昭58-025848号公报、日本特开昭58-029557号公报、 日本特开昭61-209755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2-166059号公报、日本特开 昭62-176650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3-090341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3-090343 号公报、日本特开平03-16946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03-275252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07-17851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07-178517号公报和日本特开 平08-019834号公报提出的方法,全部是以伴随非晶合金薄带的制造在冷 却辊的圆周面产生的损伤在冷却辊的横向为大致相同的程度为前提的。即 这些方法在冷却辊的圆周面所受的损伤的程度在冷却辊的横向不同的情况 下不能够将冷却辊的圆周面研磨到健全的状态。
在工业上制造磁特性优异的非晶合金薄带的情况下,需要将冷却辊的 圆周面长时间地总是维持在健全的状态,从而探求着开发如下技术:即使 在损伤的程度在冷却辊的横向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冷却辊的圆周面总是 研磨到健全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使用冷却辊制造非晶合金薄带时,在制造中将冷却 辊的圆周面以在线方式在冷却辊的横向进行研磨,从而使其长时间维持在 健全的状态,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该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 批量生产磁特性优异的非晶合金薄带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50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中药增生平治疗乳腺肿块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