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盘再现光量设定方法及光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15895.9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1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竹下伸夫;的崎俊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7/125 | 分类号: | G11B7/125;G11B7/0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再现 设定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光盘再现光量设定方法,用于设定为了再现光盘而照射的光量,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使用测试用再现光量对光盘上记录了信息的区域进行测试再现,
求出该测试再现信号的质量值达到预定值为止的再现时间或再现次数,
使用这些数值求出保证预定的再现时间或再现次数的最大再现光量,把所求出的最大再现光量设定为正式再现用的再现光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再现光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所述测试用再现光量设为比在正式再现时使用的再现光量大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盘再现光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抖动值作为所述测试再现信号的质量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盘再现光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多个所述测试用再现光量进行再现,使用该测试用再现光量的倒数、与所述再现信号的质量值达到预定值为止的再现时间或再现次数的倒数的自然对数值的关系式,进行所述再现光量的设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盘再现光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阿仑尼乌斯图求出所述最大再现光量,所述阿仑尼乌斯图以所述测试用再现光量的倒数为横轴,以所述测试再现信号的质量值达到所述预定值为止的再现时间或再现次数的倒数的自然对数值为纵轴。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盘再现光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个所述测试用再现光量进行再现,使用该测试用再现光量的倒数、与所述再现信号的质量值达到预定值为止的再现时间或再现次数的倒数的自然对数值的关系式,进行所述再现光量的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再现光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阿仑尼乌斯图求出所述最大再现光量,所述阿仑尼乌斯图以所述测试用再现光量的倒数为横轴,以所述测试再现信号的质量值达到所述预定值为止的再现时间或再现次数的倒数的自然对数值为纵轴,并且斜率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盘再现光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把进行所述测试用再现的区域设为除了用户使用的区域之外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盘再现光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把进行所述测试用再现的区域设为用于对可记录式光盘确定记录光量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盘再现光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再现信号的质量值在预定的再现时间或预定的再现次数之内没有达到所述预定值时,设定预先确定的再现光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盘再现光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用再现光在直流成分中叠加了高频成分,通过改变该高频成分的中心值或振幅值来设定再现光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盘再现光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用再现光在直流成分中叠加了高频成分,根据光盘的制造商信息选择性地改变该高频成分的中心值或振幅值,由此设定再现光量。
13.一种光盘装置,用于设定为了再现光盘而照射的光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盘装置具有:
再现单元,其使用测试用再现光量对光盘上记录了信息的区域进行测试再现;和
质量恶化检测单元,其求出该测试再现信号的质量值达到预定值为止的再现时间或再现次数,
使用这些数值求出保证预定的再现时间或再现次数的最大再现光量,把所求出的最大光量设定为正式再现用的再现光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现单元使用比在正式再现时使用的再现光量大的值,作为所述测试用再现光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恶化检测单元使用抖动值作为所述测试再现信号的质量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现单元使用多个所述测试用再现光量进行再现,
所述光量设定单元使用所述测试用再现光量的倒数、与所述再现信号的质量值达到预定值为止的再现时间或再现次数的倒数的自然对数值的关系式,进行所述再现光量的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58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伸缩管及其加工设备
- 下一篇:二合一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