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空气过滤器中应用的多层复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6801.X | 申请日: | 200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8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H·曼施泰因;R·格罗滕;A·霍林斯沃思;I·埃瓦尔德;J·亨德勒;K·维瑟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弗罗伊登柏格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16 | 分类号: | B01D3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 鹏;马江立 |
地址: | 德国魏***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过滤器 应用 多层 复合物 | ||
1.一种在空气过滤器中应用的多层复合物,所述多层复合物至少包 括一入流层(1)和一与所述入流层结合的支承层(2),其中所述入流层 (1)由无纺织物制成,所述入流层与所述支承层(2)相比具有更微小的 多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流层(1)设计成纺粘型非织造织物,所述 入流层的无端长丝(3)与所述支承层(2)至少部分地交织或编织在一起,
其中,所述无端长丝(3)设计成膜裂纤维,即设计成多组分无端长丝 的至少部分地彼此隔开的组成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层(2) 设计成纺粘型非织造织物,所述支承层的无端长丝(4)具有与所述入流层 (1)的无端长丝(3)的平均直径相比更大的平均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流 层(1)的无端长丝(3)通过水射流处理与所述支承层(2)交织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流 层(1)包括平均直径为0.3μm至10μm的无端长丝(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流层(1) 的无端长丝(3)的平均直径小于7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 复合物具有500g/m2以下的单位面积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 复合物具有300g/m2以下的单位面积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流 层(1)具有20g/m2至10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 层(2)包括纤度大于3dtex的无端长丝(4)。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 层(2)包括纤度大于5dtex的无端长丝(4)。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流层(1) 的无端长丝(3)设计成双组分无端长丝的至少部分地彼此隔开的组成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多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入 流层(1)的无端长丝(3)通过机械处理、热处理或化学处理由多组分无 端长丝形成或分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多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入 流层(1)的无端长丝(3)通过水射流处理由多组分无端长丝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流 层(1)的无端长丝(3)具有三角形横截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流 层(1)的无端长丝(3)形成一表面,所述表面通过所述入流层(1)的无 端长丝(3)的至少一部分的机械结合或热结合而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 承层(2)中除了无端长丝(4)外还设有粘合纤维,所述粘合纤维与支承 层(2)的无端长丝(4)相比具有更低的熔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 复合物具有三层结构,其中第三层(1a)设计成与所述入流层(1)相似。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入 流层(1)上设有一包括纳米纤维或微纤维的第三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弗罗伊登柏格两合公司,未经卡尔弗罗伊登柏格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68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脱模塑料瓶盖模压机的下模总成
- 下一篇:铅笔打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