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0429.X | 申请日: | 200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8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荻野弘之;米野范幸;小西英昭;朝见直仁;有马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A47C7/74;B60H1/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志湧;安 翔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该类型的车辆加热系统,在 该现有技术中,沿着车厢中的内部构件的表面设置平面电加热器,并 且在电加热器的表面上设置由具有高热辐射系数的材料制成的热辐射 构件。然后,由电加热器生成的热来加热热辐射构件,使得从热辐射 构件的表面辐射红外辐射。 专利文献1:JP-A-2005-212556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在由安装在座椅的座垫和椅背的外皮 下的柔性平面加热元件构成的座椅加热器和沿着内部构件的表面安装 的平面电加热器被用作车辆加热系统的情况下,该车辆加热系统具有 下述问题:由于车辆的电气容量的限制而导致无法独立地充分地加热 座椅加热器和平面电加热器。
鉴于前述情况已经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 供一种车辆加热系统,该车辆加热系统即使在有限的电气容量内也能 够提供舒适的加热的环境。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固有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加热 系统的特征在于,控制在车厢内的内部构件中安装的加热设备以及座 椅加热器的通电,在从开始通电以来的预定时间段中,使得对座椅加 热器的投入电力大于对加热设备的投入电力(对座椅加热器的投入电 力>对加热设备的投入电力),而在度过了预定时间段之后,使得对加 热设备的投入电力大于对座椅加热器的投入电力(对座椅加热器的投 入电力<对加热设备的投入电力)。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车辆加热系统能够提供使占用人身体上地感觉温 暖而没有任何不舒适的感觉的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加热系统的侧门板1 的外部视图; 图2是示出沿着图1中的线A-A得到的截面中的车辆加热系统的构 造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沿着线A-A得到的截面中的构 造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构造的图; 图5(a)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侧门板1的外部视图,并 且图5(b)是示出由扬声器覆盖物8、加热设备2和扬声器9组成的构造 的图; 图6(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构造的图,并且图6(b) 是安装在车厢内的天花板的表面中的第五实施例的外部视图; 图7(a)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车厢的外部视图,当从 后部观看车厢时得到该外部视图,并且图7(b)是应用了第六实施例 的车厢的外部视图,当从侧面观看车厢时得到该外部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加热单元27的外部视图; 图9(a)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车辆加热系统的框图,并且图9 (b)是示出车辆加热系统的控制模式的操作图; 图10(a)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车辆加热系统的框图,并且图 10(b)是示出车辆加热系统的控制模式的操作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车辆加热系统的控制模式的操 作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的车辆加热系统的控制模式的 操作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加热设备的构造的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加热设备的构造的图。 附图标记的描述
1侧门板(内部构件);2加热设备;3热辐射构件;5覆盖物; 6空隙部分;7网状构件;8扬声器覆盖物;13辐射收集部分;31座 椅加热器;34控制设备;38突出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注意,本 发明并不被诸如这些实施例所限制。
(第一实施例) 将通过参考图1到图2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加热系统的侧门板1的 外部视图。这里,侧门板1是用于右侧驾驶车辆的驾驶员的座椅侧的 侧门的。在附图中,加热设备2被安装在侧门板1中作为内部构件。 加热设备2如此的,即,极细的加热线在一片无纺布上蜿蜒,以便于 被形成为片状形状。热敏电阻被安装在加热线的附近。另外,虽然没 有示出,但是提供了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控制加热线的通电,使得 热敏电阻的输出成为预设置的设置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04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辑装置和编辑方法
- 下一篇:平面光源设备及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