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挤压用坯料的制造方法和镁合金原材料的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025197.7 申请日: 2008-06-19
公开(公告)号: CN101754824A 公开(公告)日: 2010-06-23
发明(设计)人: 近藤胜义;堀田真;廖金孙;金子贯太郎;藤井德雄;龟谷博仁;閤师昭彦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栗本铁工所;近藤胜义
主分类号: B22F3/00 分类号: B22F3/00;C22F1/06;C22F1/00;C22F1/02;B21C23/01;B22F3/20;B22F9/04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李贵亮
地址: 日本国***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挤压 坯料 制造 方法 镁合金 原材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关于具有微细晶粒直径而且持有良好冲击能量吸收性能 的镁合金原材料的制造。

背景技术

由于期待因比重低而带来的轻量化效果,镁合金实际应用在手提式电 话和手提式音响设备的壳体以及机动车用部件、机械部件、构造用材料等 中。为了进一步体现轻量化效果,镁合金必须具有高强度化和高韧性。为 了提高这种性能,最有效的方法是使镁合金的组成·成分最佳化,或使构 成坯料的镁结晶晶粒微细化。特别地,关于镁合金原材料结晶晶粒微细化, 至今为止,轧制法、挤压加工法、锻造加工法、拉伸法等可以作为塑性加 工的基本方法使用。

特开2005-256133号公报披露了一种利用室内模拟碾压实验机对粉体 原料的晶粒直径微细化的方法,具体地说,使初始原料粉末通过一对辊之 间,使其压缩变形,然后继续进行破碎处理,获得颗粒状粉体。通过往复 实施数十次压缩变形和破碎处理,获得具有微细晶粒直径的粉体。

在上述公报介绍的方法中,由于为了获得具有微细晶粒直径的粉体, 必须往复实施压缩变形和破碎处理数十次,从制造效率和经济性角度出 发,存在改进的余地。

虽然可以通过对镁合金板材轧制而微细化结晶组织,但是镁为密排六 方(HCP结晶构造),在低温(小于等于200℃)下,主要在底面上产生 滑移。因此,镁合金板材的冷加工程度局限于百分之几,通常在300℃以 上的温度下进行轧制。即使在此场合下,为了防止材料裂纹或断裂,通常 实施多道次且压下率25%以下的轧制。

轻金属学会第109次秋季大会演讲摘要(2005)的第27页~28页记 载了作者为左海哲夫,题名为“被高速轧制后的AZ31镁合金板的组织和 集合组织”的文章,该文章提出了通过对镁合金板材实施高速轧制,获得 微细化结晶组织的方法。左海哲夫考虑到,为了提高轧制的效率和对组织 控制的利用,必须提高1个道次的压下率,由于镁合金在低温区域仅底面 滑移活动,为了在大压下率下使轧制成功,必须对材料加热,为了最大限 度地利用材料的加工放热,使材料自身温度升高,必须在加工过程中防止 向工具和周围环境气体传送热量而引起温度下降。由此认定有效途径是, 进行高速加工以缩短工具和材料的接触时间,并进行高速轧制实验。结果 显示,通过提高轧制速度,能够改善镁合金的轧制加工性能,能够在1个 道次以大压下率进行轧制,并获得微细晶粒组织并具有优良机械性质的伸 展板材。

根据左海哲夫的实验结果,当以2000米/分钟的轧制速度高速轧制时, 不仅在350℃下,而且在200℃下,也能实施在1个道次压下率为61%的 轧制。虽然当轧制温度小于等于100℃时,产生剪切断带,但是如果提高 压下率,在剪切断带上出现微细的再结晶晶粒,提高压下率,在整个板上 出现再结晶晶粒。

虽然左海哲夫预测,提高轧制速度和1个道次的极限压下率,但是通 过实验所能确认的最大压下率为62%,实现其以上的压下率的可能性不 明。另外,左海哲夫的方法利用镁合金板材高速轧制时的动态再结晶,使 结晶晶粒微细化。利用由此获得的微细结晶组织的镁合金原材料,制作挤 压用坯料,在以规定温度进行挤压时,由于在挤压加工时,微细结晶晶粒 变得粗大,最终所获得的镁合金挤压件的结晶组织粗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获得具有微细结晶组织且机械性能优 良的镁合金原材料的挤压用坯料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微细结晶组织且机械性能优良的 镁合金原材料的制造方法。

按照本发明的挤压用坯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由镁合金构成的板状 或块状的初始原材料的工序;针对初始原材料,在250℃以下的温度下, 实施压下率70%以上的塑性加工,不产生动态再结晶导入应变的工序;粉 碎上述塑性加工后的原材料并制作粉体的工序;压缩上述粉体并制作固化 粉体坯料的工序。

作为对板状或块状的镁合金初始原材料实施塑性加工的条件,本发明 人改变温度和压下率进行实验。该结果显示,如果压下率70%以上,在室 温下塑性加工也不断裂,能够进行均匀加工,且能够不产生动态再结晶地 引入大的应变。温度上限设定为250℃,是为了避免产生动态再结晶。如 果是对不再结晶且导入了大应变的粉体进行了固化后的挤压用坯料,则能 获得在挤压加工时产生再结晶,最终具有微细结晶粒的镁合金原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栗本铁工所;近藤胜义,未经株式会社栗本铁工所;近藤胜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5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