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植物精油的纳米乳液和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025288.0 申请日: 2008-06-11
公开(公告)号: CN101801216A 公开(公告)日: 2010-08-11
发明(设计)人: 金钟泰;金哲镇;赵镛珍;崔成旭;崔爱真 申请(专利权)人: 韩国食品研究院
主分类号: A23L1/222 分类号: A23L1/222;A23L1/22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宋莉
地址: 韩国*** 国省代码: 韩国;KR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含有 植物 精油 纳米 乳液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含有植物精油的纳米乳液和纳米颗粒,并更具体地涉及这样 的纳米乳液、纳米颗粒、及它们的制备方法,所述纳米乳液通过使用乳化剂 和水溶性生物聚合物将提供生理活性的植物精油制成纳米乳液来改善功能 成分的稳定性和内部利用度(availability),所述纳米颗粒能够对该纳米乳液赋 予稳定性。

背景技术

植物精油通常是指通过物理方法从具有芳香的植物分离的挥发性物质。 植物精油的分离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蒸汽蒸馏法。蒸汽蒸馏法是指使用水或有 机溶剂将含有植物精油馏分的原材料加热和回流至高于溶剂沸点的温度,从 而可根据沸点的不同获得具有不同分子量的馏分。这种植物精油具有多种用 途。换句话说,植物精油已用作各种目的,例如作为利用其抗生作用和抗真 菌作用的组合物、杀灭昆虫的用途、芳香疗法的用途等(Wang L.,Li.,Zhang G. Dong J.and Eastoe J.(2007)Oil-in-water nano emulsions for pesticide formations.J.Colloid Interface Sci.314(1):230-235)。

最近,已关注数种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是指除了食品的营养功能或 味道功能之外还增强生物学功能的一类食品。通常,功能食品可定义为在摄 取它们时有效地影响个人健康、体育活动能力、精神状态和营养,从而充分 显示对活体的生物学调节功能例如疾病预防和治疗等的一类食品。具体地 说,最近已关注了许多香料的精油组分。在韩国最广泛使用的香料包括辣椒 (capsicum annum L.)、蒜(Alliul sativum L.)、姜(Zingiber officinale)、洋葱 (Allium capa)等。有科学证据表明,香料的辛辣组分提供生理活性(Srinivasan, K.(2005)Spices as influencers of body metabolism:an overview of three decades of research.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38:77-86)。因此,在功能性食 品材料工业领域中主要关注点之一是使用香料作为原材料来寻找生理材料。 香料精油组分的辣椒素、烯丙基硫醚、二烯丙基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等已 知为提供有效生理活性的组分(Srinivasan K.(2005)Spices as influencers of body metabolism:an overview of three decades of research.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38:77-86)。在食品领域其作为生理活化化合物的利用度和利用 技术不断提高。辣椒中含有约0.5%辣椒素同系物形式的辣椒素,其中辣椒 是在韩国最广泛用于调节食品辣味的香料。已经发现,辣椒素提供各种生理 活化作用,例如加速能量代谢作用、抗氧化活性、改善血脂分布的作用、免 疫调节作用、抗癌活性、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改善食欲的作用、促进唾液 分泌作用、加速肠蠕动运动的作用、氯化钠摄取的降解作用、由Ca2+引起的 血管扩张和血管收缩作用、促进胃液分泌的作用、提高钙吸收速率的作用、 降低胆固醇、抗高血压等(Surh Y.J.,Lee R.C,Park K.K.,Mayne S.T.,Liem A. & Miller J.A.(1995)Chemoprotective effects of capsaicin and diallyl sulfide against mutagenesis or tumorigenesis by vinyl carbomate and N-nitrosodimethylamine.Carcinogenesis 16:2467-2471;Yu R.,Choi M.A., Kawada T.,Kim B.S.,Han I.S.& Yoo H.(2002)Inhibitory effect of capsaicin against carcinogen-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in rats.Journal of Food Science Nutrition 7:67-71;Lejeune M.P.G.,Kovacs E.M.R.,& Westerterp-Pantenga M. S.(2003)Effect of capsaicin on substrate oxidation and weight maintenance after modest body-weight loss in human subjects.The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90: 651-659;Asai A.,Nakagawa K.,& Miyanawa T.(1999)Antioxidant effects of turmeric,rosemary and capsicum extracts on membrane phospholipid peroxidation and liver lipid metabolism in mice.Bioscience,Biotechnology,and Biochemistry 63:2118-2122;Reilly C.A.,Ehlhardt,W.J.,Jackson,D.A., Kulanthaivel,P.,Mutlib,A.E.,Espina,R.J.,Moody,D.E.,Crouch,D.J.,&Yost, G.S.(2003)Metabolism of capsaicin by cytochrom P450 prepares novel dehydrogenated metabolites and decrease cytotoxicity to lung and liver cells.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 16:336-339;Henry C.J.& Emery,B.(1986) Effect of spiced food on metabolic rate.Human Nutrition.Clinical Nutrition 40: 165-168;Tanaka N.(2001)Nonirritating skin car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capsaicinoids for atopic dermatitis and controlling pruritus in rough skin. Japanese Kokai Tokkyo Koho 8:2000-2013;Molina-Torres J.,Garcia-Chavez A., & Ramirez-Chavez,E.(1999)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of alkamides present in flavoring plants traditionally used in Mesoamerica:Affinin and capsaicin.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64:241-248)。而且,已经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发 现,辣椒素起初具有强烈刺激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发挥止痛作用。此后, 已经进行通过合成辣椒素衍生物来开发新型止痛药的研究。烯丙基硫醚是散 发辛辣气味的无色液体,其在水中溶解不良,但能与有机溶剂例如醇或醚混 合。已知二烯丙基二硫醚具有优异的抗菌作用、抗微生物作用和改善血液循 环以及预防成人病的作用(Marti′nez M.C,Corzo N.,and Villamiel M.(2007)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onions and garlic.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18:609-625)。醛赖氨酸为产生独特气味和蒜药效的主要成分,其不存在于天 然状态的蒜中;然而,如果将蒜破坏,蒜氨酸(alin)则通过称作蒜苷酶的酶转 化为醛赖氨酸。特别地,由于发现醛赖氨酸可发挥抗氧化剂的作用,其受到 关注(Marti′nez M.C,Corzo N.,& Villamiel M.(2007)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onions and garlic.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18:609-625)。然而,由 于醛赖氨酸不溶于水,难以制造为可以容易摄取的产品,并且由于其具有强 的肠刺激作用并具有特殊和强烈的气味,其难以通过一般方法应用于食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食品研究院,未经韩国食品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52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