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线电子电路设计中检测时钟门控机会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2482.4 | 申请日: | 200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9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M·E·弗斯勒;H·M·雅各布森;J·斯洛基;T·斯旺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 | 分类号: | G06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于静;杨晓光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线 电子电路 设计 检测 时钟 门控 机会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在管线电子器件中的用于电力节约的方法,其中所述管线电子 器件包括多个管线级,所述多个管线级包括第一和第二管线级,每一管线 级包括可操作以被时钟门控的逻辑组件,每一管线级将信息供应至下游管 线级;所述方法包括:
仿真所述管线电子器件的操作,以判定用于指定在预定条件下可操作 以被时钟门控的所选逻辑组件的仿真结果,根据所述所选逻辑组件的电力 节省潜力对所述所选逻辑组件应用权重,并在所述仿真结果中包括所述权 重;和
基于所述仿真结果,时钟门控该管线电子器件的所述所选逻辑组件。
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仿真所述管线电子器件的操作,以判 定用于指定在预定条件下可操作以被时钟门控的所选逻辑组件的仿真结 果,根据所述所选逻辑组件的电力节省潜力对所述所选逻辑组件应用权重, 并在所述仿真结果中包括所述权重的步骤包括:通过监视从时钟循环至时 钟循环的未改变逻辑状态的第一管线逻辑组件的该第一管线级来针对时钟 门控机会而分析该第二管线级。
3.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仿真所述管线电子器件的操作,以判 定用于指定在预定条件下可操作以被时钟门控的所选逻辑组件的仿真结 果,根据所述所选逻辑组件的电力节省潜力对所述所选逻辑组件应用权重, 并在所述仿真结果中包括所述权重的步骤包括:通过监视从时钟循环至时 钟循环的已被时钟门控的第一管线逻辑组件的该第一管线级来针对时钟门 控机会而分析该第二管线级。
4.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仿真所述管线电子器件的操作,以判 定用于指定在预定条件下可操作以被时钟门控的所选逻辑组件的仿真结 果,根据所述所选逻辑组件的电力节省潜力对所述所选逻辑组件应用权重, 并在所述仿真结果中包括所述权重的步骤包括:通过监视从时钟循环至时 钟循环的未改变逻辑状态的第一管线逻辑组件的该第二管线级来针对时钟 门控机会而分析该第一管线级。
5.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仿真所述管线电子器件的操作,以判 定用于指定在预定条件下可操作以被时钟门控的所选逻辑组件的仿真结 果,根据所述所选逻辑组件的电力节省潜力对所述所选逻辑组件应用权重, 并在所述仿真结果中包括所述权重的步骤包括:通过监视从时钟循环至时 钟循环的已被时钟门控的第二管线逻辑组件的该第二管线级来针对时钟门 控机会而分析该第一管线级。
6.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仿真所述管线电子器件的操作,以判 定用于指定在预定条件下可操作以被时钟门控的所选逻辑组件的仿真结 果,根据所述所选逻辑组件的电力节省潜力对所述所选逻辑组件应用权重, 并在所述仿真结果中包括所述权重的步骤进一步包括:通过仿真器从描述 该管线电子器件的连线对照表产生仿真模型。
7.如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该仿真器从时钟循环至 时钟循环监视该第一和第二管线级的所述逻辑组件,以定位时钟门控机会。
8.如权利要求7的方法,通过仿真器识别时钟门控机会,所述方法进 一步包括:
相对于另一时钟门控机会加权一被识别时钟门控机会,以判定哪一时 钟门控机会提供较多电力节省。
9.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修改该第一管线级,以形成基于所述仿真结果来时钟门控所述所选逻 辑组件的第二管线级。
10.一种在管线电子器件中的用于电力节约的装置,其中所述管线电 子器件包括多个管线级,所述多个管线级包括第一和第二管线级,每一管 线级包括可操作以被时钟门控的逻辑组件,每一管线级可操作以将信息供 应至下游管线级;所述装置包括:
仿真所述管线电子器件的操作,以判定用于指定在预定条件下可操作 以被时钟门控的所选逻辑组件的仿真结果,根据所述所选逻辑组件的电力 节省潜力对所述所选逻辑组件应用权重,并在所述仿真结果中包括所述权 重的部件;和
基于所述仿真结果,时钟门控该管线电子器件的所述所选逻辑组件的 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24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