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6987.8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1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阳之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B25D17/24 | 分类号: | B25D17/2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郭晓东;马少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工具 | ||
1.一种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
工具主体;
锤击动作构件,配置在所述工具主体的前端区域,并且由工具头以及冲 击栓构成,其中,所述工具头通过沿长轴方向进行直线运动而对被加工件进 行规定的锤击作业,所述冲击栓以与所述工具头相抵接的状态传递冲击力;
冲击件,通过沿所述锤击动作构件的长轴方向进行直线运动,而将冲击 作用施加于所述冲击栓上;
配重部,在所述工具头对所述被加工件进行锤击作业时,该配重部在处 于与所述冲击栓直接抵接的状态或者经由硬质金属制的中介物与所述冲击 栓抵接的状态时的反作用力传递位置,受到所述工具头弹回引起的反作用力 的作用,并且利用该传递来的反作用力,而从所述反作用力传递位置向与所 述锤击动作构件的长轴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
弹性构件,能够进行弹性变形;
所述配重部构成为使其状态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发生变化,所述 第一状态为所述反作用力传递至所述配重部之前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通 过所述反作用力的传递而使所述配重部向与所述锤击动作构件的长轴方向 不同的方向移动的状态,
所述弹性构件作用加载力以使所述配重部形成所述第一状态,在利用所 述反作用力使所述配重部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变化时,所述弹性 构件受所述配重部的按压而发生弹性变形,以吸收传递至该配重部的反作用 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重部由在所述冲击栓的外侧沿周向相互横向并列地配置的至少 两个平衡锤构成,
各平衡锤构成为,当从所述工具头传递来反作用力时,利用该反作用力, 而使各平衡锤向与所述锤击动作构件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构件由配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平衡锤的外侧,并且向内径方向对 上述的各平衡锤施力的板簧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重部由配置在所述冲击栓的周向以及长轴方向上的多个珠状的 平衡锤构成,
多个平衡锤构成为,受到所述弹性构件的施力,使得一部分平衡锤与所 述冲击栓抵接,并且使相邻的平衡锤彼此相互接触,在来自所述工具头的反 作用力传递至所述一部分平衡锤时,反作用力以接收到传递来的该反作用力 的一部分平衡锤为起点依次传递至相互接触的平衡锤上,由此使各个平衡锤 能够向随机的方向移动,并且作为平衡锤整体能够向使所述弹性构件弹性变 形的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69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强度钢板冲压前的热处理拼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维修焦炉炉底的隔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