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用轴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7585.X | 申请日: | 200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2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亮;浅野祐一;小泽仁博;黑田正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5/063 | 分类号: | F16C35/063;B60B35/14;B60B35/18;F16C33/58;F16D3/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轴承 装置 | ||
1.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其具有车轮用轴承和具有外侧接头构件的 等速万向接头,所述车轮用轴承具有:外侧构件,其在内周具有多排轨道 面;内侧构件,其具备在外周形成有车轮安装用的凸缘的轮毂圈,且在外 周具有与所述轨道面对置的多排轨道面;多排滚动体,其介装在所述外侧 构件与内侧构件的轨道面之间,其中,嵌插于轮毂圈的孔部中的外侧接头 构件的轴部与轮毂圈通过凹部与凸部的嵌合而结合,所述车轮用轴承装置 的特征在于,
将设置于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与轮毂圈的孔部中任一者且沿轴向延 伸的凸部压入另一者,并利用所述凸部在另一者形成凹部,由此构成所述 凸部与所述凹部的嵌合部位整个区域密接的凹凸嵌合结构,而将所述轮毂 圈与外侧接头构件一体化,并且,凹部具有伴随凸部的压入而由凸部将另 一者的构件的一部分切出而形成的部分,在所述凸部相对于要形成所述凹 部的构件的压入量为Δd、所述凸部的高度为h时,具有0.3<Δd/2h<0.86 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凸部的压入开始侧的端面的边缘设有无圆角且能够切入另一 者的角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圆角的角部形成在凸部的所述端面的边缘中至少与所述凹部 嵌合的嵌合区域。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凸部的所述端面的顶部设有切口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凸部相对于要形成凹部的构件的压入量设为Δd,而将所述切 口部的径向长度a设定在0<a<Δd/2的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的径向长度a为0.3mm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凸部的压入开始侧的端面与轴线所成的角度为θ1时,具有50° ≤θ1≤110°的关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凸部的节圆上,在径向线与凸部的侧面形成的角度θ2为 0°<θ2<45°,并且在所述凸部的节圆直径为PCD、凸部数为Z、P=PCD/Z 时,具有0.30<P<1.0的关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θ2的范围为20°<θ2<35°,所述P的范围为0.33<P<0.7。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构件包括内圈,其被压入所述轮毂圈的内置侧的端部的外 周,
在所述轮毂圈的外周及所述内圈的外周分别形成有所述轨道面。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设置所述凸部,并使该凸部的至少包括所述 端面的端部区域的硬度比轮毂圈的孔部内径部高。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轮毂圈的孔部的内径面设置所述凸部,使该凸部的至少包括所述 端面的端部区域的硬度比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外径部高。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圆周方向的多个部位设置所述凸部,在凸部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 使凸部的周向厚度比相邻的凸部之间的槽宽小。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圆周方向的多个部位设置所述凸部,在凸部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 使各凸部的周向厚度的总和比相邻的凸部之间的槽宽的总和小。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与轮毂圈的内径面之间设有限制轴部的脱落 的防脱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758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搪瓷椭圆钢管式空气换热器
- 下一篇:水轮风机下置式节能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