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形成固化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8838.5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9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泷田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F7/039 | 分类号: | G03F7/039;G03F7/004;G03F7/40;H01L21/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丁业平;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光性 树脂 组合 以及 使用 形成 固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形成 固化膜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形成电子元件的 平坦化膜、保护膜或层间绝缘膜的正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 该组合物形成固化膜的方法,所述电子元件例如有液晶显示装置、集 成电路装置、固态成像装置和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诸如液晶显示装置、集成电路装置、固态成像装置和有 机电致发光装置之类的电子元件中,当形成平坦膜(其用于赋予电子 元件的表面以平坦性)、保护膜(其用于防止电子元件的劣化或损伤) 或层间绝缘膜(其用于保持绝缘性)时,通常使用正型感光性树脂组 合物。例如,在制造TFT型液晶显示器时,通过在玻璃衬底上设置 偏光板,形成诸如ITO之类的透明导电电路层以及薄膜晶体管 (TFT),并用层间绝缘膜覆盖该晶体管,由此来形成背板;通过在 玻璃衬底上设置偏光板,根据需要,可以形成黑底层的图案和滤色器 层的图案,并且进一步依次形成透明导电电路层和层间绝缘膜,由此 来形成顶板;在将该两板隔着隔板而对向设置之后,将液晶封装在背 板和顶板之间。在该方法中,要求在形成层间绝缘膜时所使用的感光 性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感光度、残膜率(residual film ratio)、耐 热性、粘附性和透明性。此外,还要求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在贮藏时具 有优异的经时稳定性。
关于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了这样的感光性 树脂组合物:其含有(A)可溶于碱性水溶液中的树脂(其为以下物 质的聚合物:(a)不饱和羧酸或不饱和酸酐、(b)具有环氧基的自 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以及(c)其他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B) 生成辐射敏感性酸的化合物,另外,专利文献2提出了这样的感光性 树脂组合物,其包含:碱溶性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粘结剂、含有重氮醌 基团的化合物、交联剂、以及光生酸剂(photo-acid generator)。然 而,这些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在感光度、未曝光区域的残膜率、分辨率 和经时稳定性方面均不够充分,因此不能满足高质量液晶显示装置的 制造。专利文献3提出了这样的正型化学增幅抗蚀剂组合物,其含有 交联剂、产酸剂、以及具有保护基团(其在酸的作用下能够断裂)的 树脂,其中所述树脂本身不溶或难溶于碱性水溶液中,但是当所述保 护基团断裂之后,所述树脂可溶于碱性水溶液中。但是,该组合物的 粘附性或透光度不够充分,并且不能满足高质量液晶显示装置的制 造。专利文献4提出了这样的辐射敏感性树脂组合物,其包含产酸剂 和树脂(该树脂具有缩醛结构和/或缩酮结构、以及环氧基),但是 其感光度低从而不令人满意。
专利文献1:JP-A-5-165214
专利文献2:JP-A-10-153854
专利文献3:JP-A-2004-4669
专利文献4:JP-A-2004-264623
发明内容
发明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感光度、残膜 率以及储存稳定性的正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形成 固化膜的方法,它们是这样的正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 物形成固化膜的方法,当该组合物被固化时,确保能够获得具有优异 的耐热性、粘附性和透光度等的固化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所述形成固化膜的方法而 获得的固化膜、以及具有该固化膜的液晶显示装置、集成电路装置、 固态成像装置或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完成了本发 明。
本发明如下。
(1)一种正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包含:
(A1)含有下式(1)所示的、具有酸解离性基团的构成单元的 树脂,该树脂不溶于碱或难溶于碱,并且当所述酸解离性基团发生解 离时该树脂变得可溶于碱;
(A2)含有具有能够与羧基反应而形成共价键的官能团的构成 单元的树脂;以及
(B)在受到光化射线或放射线的辐射时能够产生酸的化合物,
其中R1表示氢原子、甲基、卤素原子或氰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88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