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茶提取茶黄素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109171.0 申请日: 2008-08-21
公开(公告)号: CN101808529A 公开(公告)日: 2010-08-18
发明(设计)人: Y·P·梅哈勒;A·马利克 申请(专利权)人: 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18 分类号: A23F3/18
代理公司: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陈文平
地址: 荷兰*** 国省代码: 荷兰;NL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提取 黄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从茶提取茶黄素的方法。

发明背景

红茶和绿茶是两种受欢迎的茶产品。一般地,为了制备红茶,茶树(Camellia sinensis)的新鲜叶子经过萎凋(使采摘的茶叶失去水分并发生化学/生物化学变化(特别是香味)的过程)、解析(macerated)、发酵(在该过程中,茶叶中的酶使用大气氧氧化各种底物以产生有色产物),然后在较高温度下干燥(以停止酶的活性)。绿茶的制备过程与红茶的制备过程基本相同,除了少了一步茶叶发酵的步骤。部分发酵用于生产中间类型的茶(称为“乌龙”茶)。

茶黄素是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多酚。大部分的茶黄素已知是抗氧化剂。因此,在食物、饮料和保健品产业中,人们对生产茶黄素并将其添加至不同的食品中具有极大的兴趣。茶黄素存在于红茶和乌龙茶中。

茶叶当从茶树摘下时含有被称为儿茶素的多酚。这些儿茶素是无色的化合物。茶叶中的4种主要儿茶素是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GCG)。茶黄素在茶叶氧化发酵生产红茶的过程中产生。上面提到的儿茶素(和其它次要的儿茶素)经过氧化生物转化成为被称为茶黄素(TF)的二聚化合物和被称为茶红素(thearubigins)(TR)的更高分子量化合物。TF的结构已被相当良好地解析出,4种主要茶黄素为茶黄素(TF1)、茶黄素-3-单没食子酸酯(TF2)、茶黄素-3′-单没食子酸酯(TF3)和茶黄素-3-3′-二没食子酸酯(TF4),并符合如下给出的通式(1):

其中,R和R′独立地选自H和G,且其中,G源自没食子酸,具有式(2):

具体地,4种主要TF具有式(1),其中:

对于TF1,R=R′=H;

对于TF2,R=G,R′=H;

对于TF3,R=H,R′=G;和

对于TF4,R=R′=G。

发酵红茶的特征橙色和褐色是由于TF和TR的存在造成的。它们还赋予发酵茶以涩味和稠度(body)。TR的大小比TF更大,且颜色更深。

茶是一种受欢迎的低成本的遍布世界各地消费的饮料。它在印度次大陆的消费量尤其高。普通发酵红茶一般本身已知是健康饮料。尽管如此,由于全球高的人均茶消费量,已有许多尝试来使茶变得更加有益健康。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法是提高茶中有益健康的茶黄素的量。做到这一点的一种途径是操纵茶的氧化过程以提高茶黄素的生产量。另一种途径是从优质红茶或较低质量的茶产品(如茶纤维、茶粉末等)中提取茶黄素,并将提取的茶黄素加回到红茶中以制备特级质量的茶。

本发明人也一直致力于解决提供茶黄素提高的茶的问题。US2002/0146472-A描述了通过在热水中浸泡红茶提取茶黄素的方法。然后将水滤液脱去咖啡因。之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提取物,以获得粗制的茶黄素。US 5,532,012描述了类似的方法,除了在该情况中是从茶提取物的膏状物部分提取茶黄素。本发明人发现,使用现有技术的这些已知方法,存在获得高提取率方面的某些问题,或分离过程中的问题。使用大约25℃的水从茶提取茶黄素,可以得到的最高收率是大约5-8%的数量级。当使用热水(大约80-85℃)时,可以提取大约30-35%的茶黄素,而采用高温长时间接触后往往会降解茶黄素。当使用如乙醇的有机溶剂时,可以提取几乎100%的茶黄素,但在后续的分离过程中存在某些问题。茶黄素在如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溶剂中极其可溶,因而当采用众所周知的溶剂萃取工艺、使用如乙酸乙酯的溶剂来从乙醇中分离TF时,总萃取效率差。因此,本发明人从事开发提高从茶提取TF的方法。

在我们的共同未决的印度专利申请722/MUM/2007中,我们公开了一种从茶更多提取茶黄素的方法,其包括将茶与尿素水溶液接触的步骤。本发明人在这项工作过程中开发了一种替代方法,其也提供了提高的茶中茶黄素的提取。本发明人惊讶地发现,当茶以选择的量接触水和乙酸乙酯时,大量的茶黄素提取进入乙酸乙酯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未经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9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