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药物引入输液容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9663.X | 申请日: | 200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5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K·-H·普罗克希;J·蒂茨;H·弗赖冈 | 申请(专利权)人: | B.布劳恩梅尔松根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姜云霞 |
地址: | 德国梅***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药物 引入 输液 容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药品引入输液容器的装置,输液容器设置 有密封的可拆卸开口。
背景技术
在具有滴注器的输液装置被附接于输液容器以执行静脉注射之 前,公知的是要向输注液添加药物,以使具有用来刺穿输液容器的密 封的中空针头的转换盖被附接于输液容器的可拆卸开口,并具有药物 容器的接收装置。在将输液容器与药物容器连通后,首先,通过重复 地压缩弹性的输液容器将输注液移入药物容器。向输注液添加药物并 使药物溶解后,旋转装置以使输液容器位于下方,而药物容器位上方, 于是,通过再一次重复地压缩和释放输液容器,药物容器的内容物被 吸力抽回到输液容器内。之后,将具有转换盖的药物容器从输液容器 取下,接着将输液装置附接于输液容器,于是可以开始输液。
这个过程涉及输注液污染的风险,因为取下药物容器后,输液容 器的可拆卸开口被暴露,从而污染的周围空气会进入输液容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以下目的:形成这样的装置,使向输注液添加药品 在没有污染的风险的情况下进行。
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由于在将药 物添加到输注液之后,药物容器不从转换盖上释放并且在药物容器位 于输液容器上的同时进行输液,所以系统保持在封闭状态,因此防止 了输注液污染的风险。
由于不再必须从输液容器取下药物容器,所以得到的进一步的优 点将易于理解。因此,参考药物容器,护工在任何时间都会明白药物 已被添加到输注液。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处于进行输液准备状态的具有药物容器和滴注器的输 液容器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穿过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具有转换盖的装置的剖面图;
图3示出了图2的剖面示例的第二个实施例;
图4示出了上述示例的第三个实施例;
图5示出了第四个实施例;
图6示出了转换盖的透视示例;
图7示出了输液容器的视图;
图8示出了穿过转换盖的修改的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以及
图9示出了根据图8的实施例的单个部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瓶形的输液容器1,其通常包括透明合成材料和弹性壁 部分,从而输液容器1可以被压缩以在容器内产生压力,于是在释放 容器时,由于弹性侧壁返回到其原始位置而产生低压。用于悬挂输液 容器的环用1.1表示。在操作的下侧,输液容器设有瓶颈1.2,转换盖 2附接于瓶颈1.2。用3表示的药物容器通常是玻璃瓶,其被插到转换 盖2内,药物容器的轴线相对于输液容器的轴线倾斜。输送装置的滴 注器,用4表示,其连接于输液容器1。图1示出了装置的操作位置, 在该位置进行输液,其中滴注器4设置成其轴线基本平行于输液容器1 的轴线,或相对于输液容器1的轴线是竖直的、不倾斜的。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操作位置的转换盖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密封盖1.3以不透液体的方式附接于输液容器1的颈部1.2从而提供可 刺穿的密封区域1.4。在瓶颈1.2上具有密封盖1.3,转换盖2通过弹性 锁定部分2.1在凸缘部(图1)被固定,转换盖2可释放地叠盖密封盖 1.3的边缘并且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是不能释放的。转换盖的基本中 空的圆柱形部分2.2附接于在图2的顶部具有定位槽2.1的凸缘部分, 在图2中其下侧上偏心地形成管状部分2.3,以使其轴线B相对于输液 容器1内的瓶颈1.2的轴线A倾斜设置。该管状插口2.3形成了用于药 物容器3的接收装置,药物容器通过其瓶颈3.1接合到该管状插口2.3 内。管状插口2.3在其周围设有弹性钩或爪2.31,以使设有凸缘或凸缘 盖的药物容器3的瓶颈3.1能锁定到管状插口2.3内,从而爪2.31将药 物容器3锁定在连接位置。
在管状插口2.3的区域,转换盖2在其面向输液容器1的一侧上设 置有中空针头2.4,当转换盖2被附接到输液容器1的瓶颈1.2时,中 空针头2.4刺穿密封盖1.3的密封区域1.4。在该中空针头2.4的区域, 另一个中空针头2.5设置在转换盖2内,以使在将药物容器3插入管状 插口2.3时,其刺穿药物容器3的密封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布劳恩梅尔松根股份公司,未经B.布劳恩梅尔松根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96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