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锁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5359.6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5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唐木正和;长舩仁士;稻冈明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海莱客思 |
主分类号: | E05B65/20 | 分类号: | E05B65/20;B60N2/20;E05B65/12;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锁 驱动器 | ||
1.一种解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解锁驱动器包括:
转动齿轮,该转动齿轮在经转矩传递部件传递来的为了解除车辆座椅的锁定而由电动机产生的转矩作用下转动;
皮带轮,在该皮带轮上沿着转动方向形成有大致扇形的插入孔,在上述插入孔的一端侧形成有抵接面;
第1内索,该第1内索的一端被固定于形成在上述皮带轮外周部上的第1卷绕槽中而卷绕于上述第1卷绕槽上,并且,其另一端连接于用于解除上述锁定的解锁机构;
第2内索,该第2内索的一端动配合于形成在上述皮带轮外周部上的第2卷绕槽中而卷绕于上述第2卷绕槽上,并且,其另一端连接于用于解除上述锁定的解锁操作棒;
上述转动齿轮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设置在与上述插入孔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在该突出部插入到上述插入孔中的状态下与上述皮带轮的上述抵接面相对的相对面,且该突出部能在上述插入孔的内部绕上述转动齿轮的旋转中心转动;
在上述转矩被传递到上述转动齿轮且上述相对面抵接于上述抵接面时,上述皮带轮与上述转动齿轮一起转动而将上述第1内索卷绕于上述皮带轮上,从而使上述解锁机构动作而解除上述锁定;
在利用解锁操作棒的操作将上述第2内索拉到解锁操作棒侧时,上述皮带轮转动而将上述第1内索卷绕于上述皮带轮上,从而使上述解锁机构动作而解除上述锁定。
2.一种解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解锁驱动器包括:
转动齿轮,该驱动齿轮在经转矩传递部件传递来的为了解除车辆座椅的锁定而由电动机产生的转矩作用下转动;
皮带轮,在该皮带轮上沿着转动方向形成有大致扇形的插入孔,在上述插入孔的一端侧形成有抵接面;
第1内索,该第1内索的一端被固定于形成在上述皮带轮外周部上的第1卷绕槽中而卷绕于上述第1卷绕槽上,并且,其另一端连接于用于解除上述锁定的解锁机构;
上述转动齿轮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设置在与上述插入孔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在该突出部插入到上述插入孔中的状态下与上述皮带轮的上述抵接面相对的相对面,且该突出部能在上述插入孔的内部绕上述转动齿轮的旋转中心转动;
在上述转矩被传递到上述转动齿轮且上述相对面抵接于上述抵接面时,上述皮带轮与上述转动齿轮一起转动而将上述第1内索卷绕于上述皮带轮上,从而使上述解锁机构动作而解除上述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卷绕槽具有小径部,该小径部是通过使上述皮带轮的外径形成得小于其他部分的外径而形成的,在该小径部的两端分别具有供上述第2内索的一端抵接的第1抵接面及第2抵接面,该小径部与上述第1及第2抵接面连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解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卷绕槽具有用于卡合上述第1内索的一端的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海莱客思,未经株式会社海莱客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53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系统中的爆震信号检测
- 下一篇:塔结构及其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