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的多管式冷冻探针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7034.1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8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阿列克谢·V·巴布金;彼得·J·利特鲁普;罗伯特·V·邓肯;威廉·J·尼达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多凯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02 | 分类号: | A61B1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英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多管式 冷冻 探针 | ||
1.一种柔性的多管式冷冻探针,包括:
a)外壳,用于接收来自流体源的近临界低温流体的入口流以及用于排出所述低温流体的出口流;
b)牢固地连接至所述外壳的多个流体输送管,包括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外壳的所述入口流的一组入口流体输送管;以及用于将所述出口流排出至所述外壳的一组出口流体输送管,每个所述流体输送管由在-200℃至环境温度的整个温度范围内保持柔性的材料形成,每个流体输送管具有在约0.10mm至1.0mm之间的范围内的内径;每个流体输送管具有在约0.01mm至0.30mm之间的范围内的壁厚;以及
c)端盖,所述端盖位于所述多个流体输送管的端部,以提供从所述入口流体输送管到所述出口流体输送管的流体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探针,其中,所述多个管的所述管由退火的不锈钢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探针,其中,所述多个管由聚酰亚胺材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探针,其中,所述多个管由聚酰亚胺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探针,其中,所述多个管由在近临界氮温度下保持柔性的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探针,其中,所述多个管在7至100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探针,其中,所述多个管在7至50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探针,其中,所述多个管由形成圆的阵列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探针,其中,所述多个管由圆形阵列形成,其中,所述一组入口流体输送管包括至少一个限定圆的中心区域的入口流体输送管,并且其中,所述一组出口流体输送管包括以圆形图案围绕所述中心区域隔开的多个出口流体输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探针,其中,所述多个管由管平面的阵列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探针,其中,所述外壳包括:
a)手柄;
b)入口轴,所述入口轴被支撑在所述手柄内,用于容纳所述一组入口流体输送管的近侧部分;以及
c)出口轴,所述出口轴被支撑在所述手柄内,用于容纳所述一组出口流体输送管的近侧部分。
12.一种冷冻手术系统,包括:
a)近临界低温流体源;以及
b)柔性的多管式冷冻探针,包括:
i.外壳,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流体源的近临界低温流体的入口流以及用于排出所述低温流体的出口流;
ii.牢固地连接至所述外壳的多个流体输送管,包括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外壳的所述入口流的一组入口流体输送管;以及用于将所述出口流排出至所述外壳的一组出口流体输送管,每个所述流体输送管由在-200℃至环境温度的整个温度范围内保持柔性的材料形成,每个流体输送管具有在约0.10mm至1.0mm之间的范围内的内径;每个流体输送管具有在约0.01mm至0.30mm之间的范围内的壁厚;以及
iii.端盖,所述端盖位于所述多个流体输送管的端部,以提供从所述入口流体输送管到所述出口流体输送管的流体输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冻手术系统,其中,所述近临界低温流体包括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冻手术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管的所述管由退火的不锈钢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冻手术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管由聚酰亚胺材料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冻手术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管由聚酰亚胺材料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冻手术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管由在近临界氮温度下保持柔性的材料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冻手术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管在7至100的范围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冻手术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管在7至50的范围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冻手术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管由形成圆的阵列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多凯尔有限公司,未经恩多凯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70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