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滑槽轴的操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9950.9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9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A·吉弗;L·拉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10 | 分类号: | F16H59/10;F16H61/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梁冰 |
地址: | 德国腓***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滑槽 操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挡位变换变速器(Gangwechselgetriebe)、例如用于带有线控换挡式操纵的自动变速器的操纵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的挡位变换变速器通常借助于布置在驾驶员的操作区域(Griffbereich)中的操纵装置而被控制或换挡。通常为此而使用操纵元件如变速杆或换挡杆该操纵元件例如布置在机动车的前座位(Frontsitz)之间。
对用于挡位变换变速器的这种操纵装置的结构上的和尤其人体工程学上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例如,出于安全和人体工程学的原因,为使驾驶员获得(vermitteln)变速器操纵的真实的感觉,针对这类操纵装置而要求,使驾驶员在进行挡位选择时获得关于变速器的当前的挡位状态(Schaltzustand)或运行状态的明确的触觉的或者说能触知的(taktile)反馈。由此,驾驶员应能够在操纵换挡杆时推断(schlieβen)出实际上在变速器中进行的换挡过程。同样应对驾驶员而言可能的是,通过察看或抓握换挡杆而直观地获悉变速器的目前的挡位状态。
因此,合乎需求的是,借助于换挡杆的相应的目前的位置或角度状态而使驾驶员获得关于当前的变速器状态或关于实际上被接入(eingelegt)的行驶速度级(Fahrstufe)的、明确的视觉的和触觉的反馈。
在传统的机械式变速器操纵或者说换挡杆与挡位变换变速器之间的机械耦联(Kopplung)——例如借助于绳索传动装置或传动杆——的情况中,换挡杆状态由于机械的耦联而始终与实际的变速器状态相一致。因为以机械方式被操纵的挡位变换变速器本身通常是多稳态的(multistabil)(即,变速器换挡状态在多个位置或所有位置中都是稳定的),所以,所属的换挡杆同样是多稳态的并由此如挡位变换变速器一样始终留在各由驾驶员所接入的状态或挡位级中。
因此,驾驶员一方面可由相应的换挡杆状态而推断出变速器的当前的挡位状态或借助于换挡杆状态而辨认出在变速器中当时被接入的行驶速度级,并且另一方面可确信,换挡杆状态并不偏离于变速器的实际的挡位状态。
然而,在日益增加地被使用的电气式换挡操纵的情况中,即,在挡位变换变速器的线控换挡式操纵的情形下,大多数情况下,乘客舱中的换挡杆和发动机舱中的机动车变速器之间完全不再存在有机械的耦联。更确切地说,在线控换挡控制式变速器的情况中,换挡指令的从操纵装置向机动车变速器的传递,大多数情况下仅借助于电气的或电子的信号并且借助于随后的变速器中的换挡指令的电动液压转换来实现。这既部分地适用于现代的换挡变速器,然而尤其地适用于自动变速器的当前的发展阶段(Generation)——该自动变速器通常完全地以促动方式(aktuatorisch)被远程操纵。
然而,在线控操纵式挡位变换变速器的情况中,在变速器传动机构和换挡杆之间的机械连接的缺失可能导致,换挡杆状态在一定的基本条件下不再与变速器的挡位状态相一致。
例如,现代的自动变速器通常具有所谓的Auto-P功能(Auto-P-Funktion,自动接入停车闭锁功能),该Auto-P功能负责,如果驾驶员在离开车辆前忘记将停车闭锁(Parksperre)接入,则在车辆被离开时(如有必要时)自动地在变速器中将停车闭锁接入,以便由此防止无人看管的车辆的滑行(Wegrollen)。换而言之,Auto-P功能(其举例而言总是在点火钥匙被抽出或车辆被离开时自动地起作用)负责变速器中的停车闭锁自动的接入,且更确切地说,不依赖于当时实际上在换挡杆处被选择的行驶速度级。例如,通过变速器的或车辆的Auto-P功能,停车闭锁同样在如下时候自动地被接入,即,当(举例而言)驾驶员将换挡杆留在空挡状态(Neutralstellung)中、留在也许存在的点动轨道(Tippgasse)中或者留在行驶速度级状态(Fahrstufenstellung)中的一个中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未经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99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元件的安装方法和安装装置
- 下一篇:外设设备软件升级的方法、计算机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