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两个相互独立行驶的电梯体的碰撞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0251.6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6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汉斯·科赫尔;米夏埃尔·史杜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16 | 分类号: | B66B5/16;B66B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杨娟奕 |
地址: | 瑞士赫尔***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两个 相互 独立 行驶 电梯 碰撞 制动器 | ||
1.一种用于两个相互独立行驶的电梯体(1、2)的碰撞制动器,所述碰撞制动器具有第一锁定装置(3.10),第一锁定装置设置在两个电梯体之间且固定在两个电梯体的第一电梯体(1)上,且第一锁定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制动体(3.11、3.12)的制动体结构,制动体结构相对于导向结构(4)可动地支承在第一锁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第一锁定装置具有强制导向装置(3.13),强制导向装置将制动体结构在碰撞方向上由两个电梯体中的第二电梯体施加的相对运动转化成制动体结构在导向结构上的相对运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二锁定装置(3.20),其设置在两个电梯体之间且固定在第二电梯体(2)上,且第二锁定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制动体的制动体结构,制动体结构相对于导向结构可动地支承在第二锁定装置中,第二锁定装置具有强制导向装置,强制导向装置将制动体结构在碰撞方向上由两个电梯体的第一电梯体施加的相对运动转换成制动体结构在导向结构上的相对运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锁定装置如此设计,即在两个电梯体靠近时第一和第二锁定装置的制动体结构直接或间接接触且因此引起制动体结构在碰撞方向上的相对运动。
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制动器,其特征在于,锁定装置(3.10、3.20)的制动体结构具有第一和第二制动体(3.11、3.12),所述第一和第二制动体彼此相对地且朝导向结构可动地支撑在锁定装置中。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碰撞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制动体结构的第一和第二制动体弹性地、特别是通过至少一个释放弹簧(3.14)被以远离导向结构的方式预紧。
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4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制动体结构的第一和第二制动体如此相互连接(3.15),使得从第一和第二制动体中的一个制动体到导向结构上的进给运动引起第一和第二制动体中的另一个制动体的、特别是对称的进给运动。
7.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将制动体结构在碰撞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转换成到导向结构上的相对运动的强制导向装置具有制动体结构的平行四边形导向装置(3.13)。
8.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如果制动体结构贴靠在导向结构上,则制动体结构自锁地与导向结构相互配合。
9.按照前述权利要求7和8所述的碰撞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平行四边形导向装置与朝碰撞方向的法线形成角(w),其小于或等于制动体结构和导向结构之间的摩擦系数(μ)的反正切(w≤arctan(μ))。
10.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制动器,其特征在于,锁定装置通过弹簧-和/或阻尼元件(5)固定或支撑在电梯体上。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碰撞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弹簧-和/或阻尼元件如此设计,使得在0.5至1.5m/s的范围中的碰撞速度的情况下设置特别是基本上恒定的、在1g范围中的减速度。
12.按照前述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制动器,其特征在于,阻尼元件(5)具有橡胶元件和机械的、液压的和/或气动的缓冲器。
13.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制动器,其特征在于,锁定装置(3.10、3.20)牢固地与电梯体连接或游动地支承在电梯体上。
1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电梯体形成电梯轿厢和/或对重。
15.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导向结构平行于碰撞方向构建。
1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导向结构具有一个或多个导轨(4)。
17.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电梯体在导向结构上引导。
18.一种电梯系统,具有两个相互独立行驶的电梯体(1、2)以及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制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温特奥股份公司,未经因温特奥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02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