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汽提高温分离器的整合的两阶段脱硫/脱蜡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23644.2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0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S·S·史;B·S·乌曼斯基;D·米蒙克尔基阿特;W·J·诺瓦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7/02 | 分类号: | C10G17/02;C10G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林柏楠;彭立兵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分离器 整合 阶段 脱硫 脱蜡 | ||
1.一种生产柴油燃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具有第一起始浊点的第一烃进料通到加氢处理区,并在有效加氢处理条件下将该进料加氢处理以形成具有15wppm或更小硫含量的加氢处理产物,该加氢处理区具有加氢处理温度和压力;
将加氢处理产物通到汽提区;
将该加氢处理产物进行汽提以形成气体流出物和液体流出物;
将液体流出物通到催化脱蜡区,并在有效催化脱蜡条件下将该液体流出物脱蜡以形成具有低于第一起始浊点至少10℃的浊点的脱蜡产物,所述催化脱蜡条件包括低于加氢处理温度至少10℃的第一催化脱蜡温度;
将催化脱蜡区的温度降低至第二催化脱蜡温度,第二催化脱蜡温度低于第一催化脱蜡温度至少5℃;
将具有第二起始浊点的第二烃进料通到加氢处理区,并在加氢处理温度下将该第二烃进料加氢处理以形成具有15wppm或更小硫含量的第二加氢处理产物;
将第二加氢处理产物通到汽提区;
将该第二加氢处理产物进行汽提以形成第二气体流出物和第二液体流出物,和
将第二液体流出物通到催化脱蜡区,并在第二催化脱蜡温度下将该第二液体流出物脱蜡以形成第二脱蜡产物,第二脱蜡产物具有低于第二起始浊点至少10℃的浊点。
2.一种生产柴油燃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具有第一起始浊点的第一烃进料通到加氢处理区,并在有效加氢处理条件下将该进料加氢处理以形成具有15wppm或更小硫含量的加氢处理产物,该加氢处理区具有加氢处理温度和压力;
将加氢处理产物通到汽提区;
将该加氢处理产物进行汽提以形成气体流出物和液体流出物;
将液体流出物通到催化脱蜡区,并在有效催化脱蜡条件下将该液体流出物脱蜡以形成具有低于第一起始浊点至少10℃的浊点的脱蜡产物,所述催化脱蜡条件包括低于加氢处理温度至少10℃的第一催化脱蜡温度;
将催化脱蜡区的温度提高到第二催化脱蜡温度,第二催化脱蜡温度高于第一催化脱蜡温度至少5℃;
将具有第二起始浊点的第二烃进料通到加氢处理区,并在加氢处理温度下将该第二烃进料加氢处理以形成具有15wppm或更小硫含量的第二加氢处理产物;
将第二加氢处理产物通到汽提区;
将该第二加氢处理产物进行汽提以形成第二气体流出物和第二液体流出物,和
将第二液体流出物通到催化脱蜡区,并在第二催化脱蜡温度下将该第二液体流出物脱蜡以形成第二脱蜡产物,第二脱蜡产物具有低于第二起始浊点至少10℃的浊点。
3.一种生产柴油燃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第一烃进料通到加氢处理区,并在有效加氢处理条件下将该进料加氢处理以形成具有约12wppm-约25wppm硫的硫含量的加氢处理产物,该加氢处理区具有加氢处理温度和压力;
将加氢处理产物通到汽提区;
将该加氢处理产物进行汽提以形成气体流出物和液体流出物;
将液体流出物通到催化脱蜡区,并在有效催化脱蜡条件下将该液体流出物脱蜡以形成具有低于第一起始浊点至少10℃的浊点的脱蜡产物,所述催化脱蜡条件包括低于加氢处理温度至少10℃的第一催化脱蜡温度,
其中该脱蜡产物的硫含量低于加氢处理产物的硫含量,并且小于15wppm。
4.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用补充氢来汽提加氢处理产物和第二加氢处理产物。
5.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在没有将产物从催化脱蜡区回流到加氢处理区或汽提区下进行。
6.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汽提第一加氢处理产物包括在与加氢处理区的出口温度和压力相应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汽提。
7.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汽提加氢处理产物包括在与加氢处理区的出口温度和压力相应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汽提。
8.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第一催化脱蜡温度低于加氢处理温度至少15℃。
9.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第一催化脱蜡温度低于加氢处理温度至少25℃。
10.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催化脱蜡温度低于加氢处理温度至少15℃。
11.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催化脱蜡温度低于加氢处理温度至少25℃。
1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二催化脱蜡温度高于第一催化脱蜡温度至少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未经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36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油腔静压滑动轴承
- 下一篇:一种组合湿地植物高效净化重金属污染废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