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闭型电池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25947.8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3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驹月正人;中泽高志;柚原薰;近藤裕也;藤木崇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H01M10/04;H01M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常殿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 电池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密闭型电池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将具备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体和电解质收容于外装壳体的形态的密闭型电池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电极体和所述电解质收容于具有贯通孔的外装壳体来构成电池组件的工序;
通过在作为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包围所述贯通孔的通向所述壳体外部的开口端的环状部分上所形成的熔敷基面直接或介由预先熔敷于该熔敷基面的基膜熔敷密封膜,以临时密封所述贯通孔的工序,在此,所述壳体中的至少所述环状部分为铝或铝合金制,所述熔敷基面是对所述环状部分实施照射激光以将表面粗化的激光照射处理而成;
在临时密封了所述贯通孔的状态下进行所述电池组件的初次充电的工序;和
在所述初次充电工序之后,通过在所述膜上开孔形成连通所述壳体的内外的除去气体通路,从而将该壳体内的剩余气体排出到外部的除去气体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对所述环状部分实施所述激光照射处理以形成所述熔敷基面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熔敷基面上,通过所述激光照射处理而形成有具备微细的枝状结构的氧化铝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铝层的厚度为100nm~5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激光照射处理中被照射激光的部位占所述环状部分中的2/3以上的面积,并且所述激光照射部位配置成扩展到整个所述环状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在所述除去气体工序之后,通过在所述密封膜的上面熔敷第二密封膜来密封所述贯通孔的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密封膜是组成不同的两个以上的树脂层层叠而成的层叠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密封膜是在下面和上面配置有聚烯烃层并在这些聚烯烃层之间配置有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的层叠膜。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密封膜的构成下面的树脂层和构成上面的树脂层之中的至少一方中添加有激光吸收材料,并且,所述密封膜整体的在厚度方向的激光透过率为70~95%。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激光透射熔敷法进行所述密封膜的熔敷。
11.一种密闭型电池,是采用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的。
12.一种密闭型电池,是将具备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体和电解质收容于外装壳体的形态的密闭型电池,
所述外装壳体具有贯通孔,作为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包围所述贯通孔的通向所述壳体外部的开口端的环状部分为铝或铝合金制,在其表面形成有熔敷基面,所述熔敷基面具有具备微细的枝状结构的氧化铝层;
在所述熔敷基面直接或介由熔敷于该熔敷基面的基膜熔敷有密封膜,所述密封膜具有面对所述贯通孔的开口;
所述贯通孔由最终密封部件最终密封,所述最终密封部件安装成从所述密封膜的外侧覆盖该贯通孔的通向所述壳体外部的开口端。
13.一种车辆,具备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密闭型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59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