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刀具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129338.X 申请日: 2008-10-02
公开(公告)号: CN102036790A 公开(公告)日: 2011-04-27
发明(设计)人: 落合宏行;渡边光敏;古川崇;吉泽广喜;下田幸浩;土居贞夫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IHI
主分类号: B26B9/00 分类号: B26B9/00;C23C26/00
代理公司: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代理人: 钟晶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刀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刀具,特别涉及在刀刃(切刃)部形成有由通过放电能量反应的物质形成的皮膜的刀具。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陶瓷制的厨用刀(日本特开昭61-159982号公报);通过喷镀而在刃尖形成了硬度高的皮膜的厨用刀;通过PVD(物理气相沉积法)、CVD(化学气相沉积法)而在刃尖形成了硬度高的皮膜的厨用刀;不锈钢制且将刃尖淬火了的厨用刀。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陶瓷制的厨用刀没有韧性,因此在碰撞到硬物时容易裂开。另外,对于通过喷镀而在刃尖形成了硬度高的皮膜的厨用刀而言,由于皮膜对基体金属(例如,由铁氧体系不锈钢构成的基体金属)的密合性差,因此皮膜有时会因长期使用而剥离。

另外,对于通过PVD、CVD而在刃尖形成了硬度高的皮膜的厨用刀而言,由于皮膜的表面光滑,因此切割性(切れ味)差,所切割的东西会黏贴于刀具。进一步,由于皮膜薄,因此难以通过磨削(重磨刃)而再生切割性。

对于不锈钢制且将刃尖淬火了的厨用刀而言,用于将刃尖制成高硬度的热管理难,成品率差。另外,通过用软质的薄板状的材料(例如,铁氧体系不锈钢)夹入构成刃尖的硬质的薄板状的材料(例如,可淬火的、或淬火后的不锈钢)一体化而成的厨用刀,由于结构复杂,因此在制造上费事。

另外,对于上述的任一种厨用刀而言,为提高切割性而必需的、将刃尖磨削成非常细的锯状的操作是很难的,大多委托于专家。

如此,上述的现有的厨用刀存在如下问题:制造困难、或难以获得良好的切割性、或者难以较长地维持良好的切割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厨用刀以外的刀具中也同样出现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制造容易、可获得良好的切割性、可较长地维持良好的切割性的刀具。

本发明的主要方面的刀具为在基体金属上具备有刀刃部的刀具,其特征在于,在包含刃尖的前述刀刃部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皮膜;就该皮膜而言,通过将由金属、金属化合物和陶瓷之中的至少一种的粉末成型的成型体、加热处理前述成型体而得到的加热处理后的成型体、以及Si固体之中的一种作为电极,在加工油中,在前述电极和前述基体金属之间进行脉冲放电,从而由熔融了的电极材料或该电极材料的反应生成物形成;在前述皮膜和前述基体金属的边界,形成有具有5μm~30μm的深度的倾斜合金层。

附图说明

[图1]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厨用刀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图2为表示图1中的II-II剖面的剖视图。

[图3]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厨用刀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4]图4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厨用刀的第1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5]图5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厨用刀的第2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6]图6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厨用刀的第3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7]图7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厨用刀的第4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8]图8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厨用刀的第5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9]图9为表示厨用刀上设有用于防止被切断物黏贴的凹部的状态的图。

[图10]图10为表示厨用刀的长度方向上的皮膜的形状的变更例的图,图10(a)表示正弦波形,图10(b)表示矩形状波形。

[图11]图11为表示由电极材料在放电能量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的物质等形成的皮膜形成于刀刃部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2]图12为表示图1l中的电极和被加工物(基体金属)之间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的图,图12(a)表示电压与放电时间的关系,图12(b)表示电流与放电时间的关系。

[图13]图13为表示通过改变峰电流ie、脉冲宽度te、空载电压ui而生成皮膜时的皮膜的粗糙度Ra的图。

[图14]图14为表示比较了本发明的厨用刀与现有的厨用刀的切割性及其持续性的CATRA切割测试(CATRA CUTTING TEST)的结果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厨用刀1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为表示图1中的II-II剖面的剖视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IHI,未经株式会社IH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93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