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质量分析数据解析方法以及质量分析数据解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9663.6 | 申请日: | 200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7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野田阳;梅村佳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 分析 数据 解析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通过质量分析所收集的质谱数据(mass spectrum data)进行解析处理的质量分析数据解析方法以及质量分析数据解析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对出现来自具有两个以上电荷的多价离子的峰的质谱进行解析处理来求出目标化合物的分子量或者鉴定目标化合物的质量分析数据解析方法以及质量分析数据解析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将通过液体试样、液相色谱仪进行成分分离而得到的洗出液中的分析对象成分离子化来进行质量分析,而利用大气压离子化界面。作为代表的大气压离子化法,已知有电喷雾离子化法(ESI)、大气压化学离子化法(APCI)等。通常,这种大气压离子化界面常常与四极型质量分析装置、离子阱型质量分析装置或者飞行时间型质量分析装置组合来使用。
大气压离子化界面、特别是ESI界面具有在目标化合物离子化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带有多个电荷的多价离子的特性。相对于原本的化合物的分子量,多价离子的m/z值相应于其价数而变小,因此具有可以将分析对象的m/z值的范围限定在相对低的范围内这种优点。特别是,在对蛋白质、肽等较大分子量的化合物进行分析的情况下,有时1价离子的m/z值会超出质量分析装置的可测定范围,而通过利用多价离子能够将m/z值控制在质量分析装置的可测定范围内。由此,利用多价离子的质量分析在分子量较大的化合物的鉴定中发挥着较大威力。
当然,在对具有较大分子量的化合物进行质量分析的情况下,来自各种价数的离子的峰出现在质谱中。另外,在对各种化合物混合而成的试样进行分析时,来自各化合物的峰在质谱上混合存在。因此,针对这种质谱的数据分析处理变得复杂。将从可观察到这种多个多价离子峰的质谱中分离/提取目标化合物的峰来求出其m/z值的方法称为反卷积(Deconvolution)(参照非专利文献1等)。
在通过ESI等进行离子化时,各种离子加合到目标化合物上或者从目标化合物脱离而产生多价离子。例如在正离子测定模式中,除了在目标化合物上加合一个质子(H+)而得到的质子化离子以外,还能够检测出存在于在液相色谱仪中使用的流动相中的离子,由其配管的金属产生的离子、例如钠(Na)、氨(NH4)、质子与甲醇这两者等各种成分加合到目标化合物而得到的离子(加合离子,adduct ion)。另一方面,在负离子测定模式中,除了一个质子从目标化合物上脱离而得到的去质子化离子以外,还能够检测出流动相中的醋酸(CH3COOH)、甲酸(HCOOH)等成分加合到目标化合物上而得到的加合离子。
即使是相同价数的加合离子,根据加合到目标化合物上或者从目标化合物脱离的物质不同,加合离子的m/z值也会不同。因而,在对出现多价离子的峰的质谱进行反卷积处理时,需要确定何种成分加合到目标化合物上或者从目标化合物上脱离。因此,在专利文献1等中记载的现有的反卷积处理中,按照如下步骤来实施处理。即,首先,在执行解析处理之前,用户输入在离子化时加合到目标化合物上或者从目标化合物上脱离的成分(离子)的种类。接收之后,数据解析处理装置在将n设定为自然数、将A设定为所加合的离子的质量(m/z值、即质量/电荷比的值)、将M设定为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时,在质谱上观测到的多价离子的峰的m/z值为(M/n)-A这种n、M的组合有序地构成的序列,利用该情况,将来自相同的质量M的化合物的多个峰汇总到一起。然后,根据其结果来决定目标化合物的质量M,从而鉴定该化合物。
然而,对于上述在化合物上的离子加合反应、脱离反应的种类、产生难易度,其趋势由于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化的条件等而不同。另外,也难以控制这种离子的加合反应、脱离反应。因此,在事先预测会检测出哪种加合离子是相当困难的作业。这种作业需要丰富的知识、经验,因此现状是由具有较高技能的担当人员来承担解析作业,存在知识、经验不足的人员无法进行精度较高的解析这种问题。另外,即使在有经验的分析担当人员进行解析作业的情况下,也需要某种程度的反复试验的作业,因此还存在作业费时、吞吐量(through put)较低这种问题。
并且,在对各种化合物混合而成的试样进行分析的情况下,会在质谱上观察到来自多个化合物的多个峰。因此,有可能偶然地决定错误的价数n,由此导致最终的质量计算错误。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130538号说明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96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