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膜用聚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0268.4 | 申请日: | 200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3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曾作祥;李哲龙;韩涛;朱万育;马志艳;陶思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洋热熔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7/02 | 分类号: | C09J1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2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膜 聚酯 热熔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热熔胶具有熔融流动性好,固化速度快,粘结强度高,耐冲击、耐桡曲等特性,是耐热性能最好的热熔胶品种之一,对金属、陶瓷、玻璃、水泥、木材、塑料有较满意的粘接力,特别适用于纤维、服装、电器及制鞋等行业。
目前,聚酯热熔胶大多由对苯二甲酸的二元醇酯与间苯二甲酸的二元醇酯及长碳链脂肪族二元酸的二元醇酯经缩聚而得,其中对苯二甲酸的二元醇酯则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相应的二元醇经酯交换而获得的,如美国专利US 6,255,443提出用酯交换法合成了一种低熔点共聚酯热熔胶;美国专利US20080230749A1提出了一种专用于电子行业的聚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340585提出了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丁二醇和一缩二乙二醇进行酯交换,得对苯二甲酸的二元醇酯,然后由间苯二甲酸与丁二醇和一缩二乙二醇进行酯化反应,得间苯二甲酸的二元醇酯,最后两种二元醇酯缩聚得到一种高熔点聚酯热熔胶。中国专利CN1760304提出的方法是,先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二元醇进行酯交换,再用其它二元酸与二元醇进行酯化反应,然后共聚获得低熔融粘度的聚酯热熔胶。中国专利CN1990809提出了一种由混合苯二甲酸C1-C4烷酯和C2-C6亚烷基二醇进行酯交换进而缩聚合成聚酯热熔胶的方法,其特点是热熔胶的熔点高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运用上述方法合成的热熔胶并非适合制作网膜,并且由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二元醇进行酯交换时,会副产甲醇,而甲醇沸点低,易挥发造成环境污染,且甲醇中一般会含有少量二元醇或其它杂质,回收价值不高,往往当作燃料使用,从而导致产品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膜用聚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构思是这样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想用对苯二甲酸与C3~C6二元醇在钛/锡复合催化剂作用下直接酯化,制备网膜用聚酯热熔胶。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对苯二甲酸与二元醇按一定比例加入酯化釜中,釜内预先加入有对苯二甲酸二元醇酯预聚物和钛/锡复合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80~215℃,同时排出反应生成的水,进行一次酯化;
所说的二元醇为C3~C6的二元醇,如:1,3—丙二醇、1,4—丁二醇、一缩二乙二醇、己二醇中的一种以上;
所说的对苯二甲酸二元醇酯预聚物的分子量为300~500,优选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低聚物、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低聚物或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的低聚物中的一种以上,其用量为一次酯化物总重量的6%~10%,对苯二甲酸二元醇酯预聚物可采用美国专利USP 6,255,443报道的方法进行制备;
所述的钛/锡复合催化剂选自C2H5SnOOH、C3H7SnOOH或(C4H9)3SnOCOCH3中的一种以上与Ti(OC2H5)4、Ti(OC3H7)4或Ti(OC4H9)4等中的一种以上的混合物,钛/锡摩尔比为1:(0.5~1.0),钛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0.0002~0.001:1.0;
对苯二甲酸:二元醇=1:1.1~1.6,摩尔比;
(2)再将间苯二甲酸、脂族二元酸和二元醇混合,打浆,然后连续加入釜中,反应温度为185~220℃,同时排出反应生成的水,进行二次酯化,再加入缩聚催化剂和其它助剂,减压至100~130Pa缩聚,温度为210~240℃,并维持1.0~2.0小时,即可获得网膜用聚酯热熔胶产品。
所说的脂族二元酸选自己二酸、3—甲基己二酸、2,3—二甲基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3-甲基壬二酸和癸二酸中的一种以上
所说的二元醇为C3~68的二元醇中的一种以上,优选的二元醇为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一缩二乙二醇或己二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洋热熔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洋热熔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02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洋生物抗菌消毒洗涤液
- 下一篇:石墨烯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