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爆震控制装置及发动机爆震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0796.X | 申请日: | 200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6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蒋荣勋;苏伟;顾运;何鹏;郑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P5/152 | 分类号: | F02P5/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凤桐;徐娴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发动机爆震控制装置,该发动机爆震控制装置包括发动机控制 模块(50)和曲轴位置感测模块(60),所述曲轴位置感测模块(60)与所 述发动机控制模块(50)相连接,用于感测发动机曲轴的位置并将感测到的 曲轴位置信号发送给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50),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50) 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曲轴位置信号来判断发动机转速和曲轴位置,其特征 在于,该发动机爆震控制装置还包括压力感测模块(40),所述压力感测模 块(40)与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50)相连接,用于分别感测每个气缸(10) 的压力并将感测到的每个气缸的压力信号发送给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50), 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50)根据得到的所述发动机转速和曲轴位置并结合所 述每个气缸的压力信号得到每个气缸的点火位置,并根据得到的每个气缸的 点火位置分别控制对每个气缸的点火,
该装置还包括与发动机控制模块(50)连接的故障灯,所述发动机控制 模块(50)根据从压力感测模块(40)获得的每个气缸的压力信号计算发动 机在做功冲程内所做的功,将所计算出的功与发动机控制模块(50)中预先 设置的完全燃烧情况下的功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气缸内气体是否完全燃烧,如 果比较的差值不超过发动机控制模块(50)预先设置的范围,则认为气体完 全燃烧,如果比较的差值超过发动机控制模块(50)预先设置的范围则认为 气缸内气体不完全燃烧,并点亮所述故障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爆震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发动机控制 模块(50)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曲轴位置信号和每个气缸的压力信号计 算发动机输出扭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爆震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发动机控制 模块(50)根据每个气缸的压力确定待点火的气缸,并根据曲轴位置得到所 述待点火的气缸的最大压缩位置,根据点火提前时间以及发动机转速确定所 述待点火的气缸的点火提前角度,根据所述点火提前角度和所述待点火的气 缸的最大压缩位置来得到所述点火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爆震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压力感测模 块(40)包括气缸压力传感器信号处理器(30)和多个气缸压力传感器(20), 所述多个气缸压力传感器(20)与所述气缸压力传感器信号处理器(30)相 连接,用于感测多个气缸(10)的压力,并将感测到的多个气缸的压力信号 发送到所述气缸压力传感器信号处理器(30),所述气缸压力传感器信号处 理器(30)还与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50)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多个气缸 压力传感器(20)的感测信号,并将该感测信号进行A/D转换后发送到所述 发动机控制模块(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爆震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气缸压力传 感器(20)是火花塞式气缸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每个汽缸的汽缸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爆震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曲轴位置感 测模块(60)为转角编码器,该转角编码器感测曲轴的转角编码信息,并从 中获得曲轴位置信号。
7.一种发动机爆震控制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a)感测每个气缸的压力;
b)感测发动机曲轴的位置;
c)根据所感测到的曲轴位置判断发动机转速,并根据发动机转速、曲 轴位置,结合所述每个气缸的压力得到每个气缸的点火位置;以及
d)根据得到的每个气缸的点火位置分别控制对每个气缸的点火;以及
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每个气缸的压力信号计算发动机在做功冲程内所做的功,将所计算 出的功与预先设置的完全燃烧情况下的功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气缸内气体是 否完全燃烧,如果比较的差值不超过预先设置的范围,则认为气体完全燃烧, 如果比较的差值超过预先设置的范围则认为气缸内气体不完全燃烧,并点亮 故障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爆震控制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e)根据所感测到的曲轴位置和所述每个气缸的压力来计算发动机输出 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07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