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铸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1874.8 | 申请日: | 200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2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北方秀和;谷坂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和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7/04 | 分类号: | B22D17/04;B22D17/28;B22D17/32;B22D17/20;B21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加热熔融的金属射出并成形为所需形状的压铸机,特别是 涉及在即将射出之前将规定量的金属熔融而射出的压铸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压铸机,例如公知有刊登在日本特许第2703675号公报 (专利文件1)的技术。
如图11所示,这种压铸机包括固定模(未图示)以及与固定模一起构 成将熔融金属成形的型腔的可动模(未图示)。这种压铸机结构包括:筒状 套筒100,其在一端具有与型腔的铸入口连通的射出口101,在另一端侧的 侧壁102上具有供给规定量的金属块Wa的供给口103;加热部104,其设 于套筒100的外侧且具有用于熔融向套筒100内供给的规定量的金属块Wa 的高频线圈;活塞106,其从套筒100的另一端开口105插通且将套筒100 内的熔融金属从射出口101挤出。
另外,在利用这种压铸机进行金属的成形时,从套筒100的供给口103 投入例如直径60mm、长度70mm的金属块Wa,并对加热部104的高频线 圈通电。由此,金属被升温至固液共存区域而熔融。在该状态中,活塞106 进出且将套筒100内的熔融金属从射出口101挤出到型腔内。由此,金属进 行模成形。
专利文件1:日本特许2703675号公报
然而,虽然在上述现有的压铸机中,套筒100内供给例如直径60mm、 长度70mm的金属块Wa,但是,由于是块状,因此熔化它需要时间,熔化 效率变低,并且,由于从套筒100侧壁的供给口103投入金属块,因此常常 发生金属块卡在供给口103等,导致金属的供给不可靠,因而存在压铸制品 的制造效率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机,该压 铸机能够缩短金属在套筒内的熔融时间而提高熔融效率,并且,向套筒内可 靠地供给金属,从而谋求提高压铸制品的制造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压铸机包括固定模及可动模,该可动模与 该固定模接合并与该固定模一起构成型腔,并且该可动模能够移动到将熔融 金属成形的成形位置或从该固定模离开的离开位置这两个位置,在该可动模 的成形位置,从所述型腔的铸入口向该型腔内射出熔融金属并成形,该压铸 机构成为具有:筒状套筒,其在一端具有与所述型腔的铸入口连通的射出口, 在另一端具有插入规定长度的金属线材的插入口;加热部,其设于该套筒的 外侧且具有对插入在该套筒内的规定长度的金属线材进行熔融的高频线圈; 射出部,其具有活塞,该活塞在所述成形位置从所述套筒的插入口插通,并 且使该套筒内的熔融金属从射出口射出。
此时,金属线材的直径(WD)优选为1.0~12.0mm,更优选为4~9mm。 套筒的内径V优选为V=WD+(0~8mm)。
由此,在把金属成形时,首先,从套筒另一端的插入口插入规定长度的 金属线材。此时,由于线材从套筒另一端的插入口插入,因此,与以前那样 从侧壁的供给口投入的情况相比,可以防止线材被卡住,可靠地向套筒内供 给金属。
另外,在可动模从离开位置移动到成形位置的状态下,向加热部的高频 线圈通电,以使金属在套筒内熔融。此时,由于金属是线材,与以前的块状 相比变细,因而,金属在套筒内的熔融时间缩短,与此相应地熔融效率提高。
若金属熔融,则利用射出部的活塞从套筒内挤出熔融金属。由此,从由 固定模和可动模形成的型腔的铸入口向型腔内射出熔融金属,在型腔内熔融 金属被成形。此后,可动模从成形位置移动到离开位置,取出金属制品。
另外,根据需要能够使所述套筒移动到插入所述金属线材的线材插入位 置或由所述射出部进行射出的射出位置这两个位置,并且包括使该套筒移动 到所述线材插入位置或射出位置这两个位置的套筒驱动部。由于使套筒在线 材插入位置或射出位置这两个位置移动,因此能够确保在套筒内插入线材的 空间,能够将线材可靠地插入到套筒内,并且能够实现装置的简单化。
另外,根据需要构成为具有:线材供给部,其在所述线材插入位置向所 述套筒内供给金属线;切断机构,当该线材供给部向所述套筒内插入规定长 度的金属线材时,在该套筒内留下该规定长度的金属线材并对该线材进行切 断。由于将线材插入在套筒内后利用切断机构切断而将线材设定为规定长 度,因此能够连续供给线材,与供给单体线材的情况相比,线材的供给效率 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和锁株式会社,未经美和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18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塞密封装置
- 下一篇:处理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方法及通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