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载用充气子午线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5196.2 | 申请日: | 2009-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郑瑛镇;林明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湖轮胎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1/117 | 分类号: | B60C11/117;B60C11/13;B60C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梁兴龙;陈桂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载 充气 子午线 轮胎 | ||
1.一种重载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花纹结构,所述轮胎包括:
纵花纹沟(G1、G2、G3),具有在轮胎胎面的中心部形成的中心花纹沟(G2)和在其两侧形成的侧花纹沟(G1、G3),所述中心花纹沟(G2)和侧花纹沟(G1、G3)沿轮胎的圆周方向以锯齿状反复形成;
横花纹沟(LG),在所述轮胎胎肩部上以与所述纵花纹沟(G1、G2、G3)相同的节距形成;和
连接所述中心花纹沟(G2)和侧花纹沟(G1、G3)并划分其之间的多个中心块(B2、B3)以及划分所述侧花纹沟(G1、G3)一侧和胎肩部之间的多个胎肩块(B1、B4);
所述的轮胎的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阶梯形状的半花纹沟(SG1、SG2、SG3、SG4),所述半花纹沟以所述中心花纹沟(G2)为中心,在所述中心块(B2、B3)上对应每1节距隔开一定间隔而倾斜排列,以连通所述中心花纹沟(G2)和侧花纹沟(G1、G3),所述中心块(B2)上形成的半花纹沟(SG1、SG2)与所述中心块(B3)上形成的半花纹沟(SG3、SG4)相互交叉地形成,并具有不同的排列方向,
向轮胎胎面的宽度方向弯曲一定角度形成所述横花纹沟(L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花纹沟(G2)和侧花纹沟(G1、G3)与所述中心块(B2、B3)和胎肩块(B1、B4)满足以下关系形成:
0.065TW≤GW1和GW3≤0.085TW
0.060TW≤GW2≤0.070TW
0.2TW≤RW1和RW4≤0.25TW
0.17TW≤RW2和RW3≤0.22TW
其中,TW是轮胎的胎面宽度,GW1和GW3是在中心块(B2、B3)和胎肩块(B1、B4)之间形成的侧花纹沟(G1、G3)的宽度,GW2是中心块(B2)和中心块(B3)之间形成的中心花纹沟(G2)的宽度,RW1和RW4是从轮胎胎面最外围线(L)观察的具有最长长度的胎肩块(B1、B4)的宽度,RW2和RW3是中心块(B2、B3)的两个凸棱之间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块(B2、B3)和胎肩块(B1、B4)上,由所述形成锯齿状的中心花纹沟(G2)和侧花纹沟(G1、G3)形成凹棱和凸棱,所述中心块(B2、B3)和胎肩块(B1、B4)的凹棱和凸棱与所述花纹沟开始形成锯齿状的某点的圆周方向呈直角的1节距基准线(O)之间的角度(α)为70°~80°。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重载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花纹沟(SG3、SG4)以半花纹沟(SG1、SG2)的各中央为中心,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180°的形态排列。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重载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花纹沟(LG),从所述轮胎胎面的最外围线(L)观察,从轮胎胎面的最外围线(L)到横花纹沟(LG)的垂直距离(LGH)在具有最长长度的胎肩块(B1、B4)的宽度RW1或RW4的40%~50%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湖轮胎株式会社,未经锦湖轮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51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